近期,汽車行業的價格戰成為了消費者和業內人士熱議的話題。比亞迪因頻繁降價而被部分網友貼上“內卷王”的標簽,其新車型在短時間內多次下調價格,讓不少同行車企倍感壓力,紛紛發聲呼吁“反內卷”。然而,深入觀察市場,發現吉利才是今年車市中最為激進的一員。
吉利不僅在業績報告中上調了全年銷量目標,從原先的271萬輛提高至300萬輛,還通過一系列換代車型的推出,展現了其強烈的市場攻勢。這些車型在空間、配置上的優化以及相對親民的價格策略,被外界視為吉利“內卷”的新高度。特別是吉利銀河系列,其市場表現尤為搶眼,上半年累計銷量突破54萬輛,同比增長超過兩倍。
為了達到新的銷量目標,吉利下半年的任務艱巨,需完成超過159萬輛的交付,意味著每月至少需賣出26.5萬輛車,較上半年月均銷量增長近13%。吉利銀河系列的成功,無疑為這一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吉利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小覷,其高端品牌極氪的轉型之路并不順暢。上半年,極氪銷量同比增長僅3%,6月單月銷量甚至出現下滑,顯示出市場競爭的激烈。
面對這一局面,吉利在5月對旗下品牌進行了戰略調整,將極氪品牌納入吉利體系,構建“極氪-領克-吉利銀河”三級品牌架構,旨在通過資源整合,提升整體競爭力。這一調整反映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即從多品牌擴張轉向精品聚焦。吉利曾擁有多個品牌,覆蓋各個細分市場,但在新能源領域,這種分散的策略導致了資源的浪費,未能形成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
如今,吉利正集中力量,力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突破。極氪的回歸,標志著吉利從品牌擴張向精品戰略的轉變,這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進入沖刺階段的必然選擇。未來,只有能在高端市場與國際品牌抗衡,同時又能保持主流市場份額的國產汽車廠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對于吉利的這一戰略調整,業內人士和消費者都持有不同的看法,你對此有何見解?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