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發布的一則通報在公眾中引起了廣泛關注。通報指出,演員那爾那茜涉嫌在高考報名時提供虛假材料,她以呼和浩特第八中學應屆生的身份進行了報名,但經過核實,她并沒有在該校注冊學籍,也沒有實際就讀經歷。
針對此事,極狐汽車官方客服對媒體做出了回應。當被問及與那爾那茜的合作是否已終止時,客服表示并不清楚具體的時間點。然而,從媒體的消息中可以看出,那爾那茜確實曾擔任過極狐汽車的品牌大使。今年2月和4月,那爾那茜的官方社交媒體上還曾提及她成為極狐品牌大使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極狐汽車的官方社交媒體上已經無法找到與那爾那茜相關的合作內容。這一舉動似乎表明,品牌方面已經采取了“切割”行動,以避免受到那爾那茜涉嫌造假事件的影響。而極狐并非唯一采取此類行動的品牌。
“明星代言”對于品牌而言,往往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明星效應能夠為品牌帶來流量和關注度,但同時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當明星陷入輿論危機時,品牌方可能會因此受到形象上的損失。極狐汽車此次迅速刪除與那爾那茜的合作內容,或許正是出于對代言風險的考慮。
事實上,近年來車企因明星代言而引發的事件并不罕見。例如,吳某某曾代言哪吒汽車、王某某代言英菲尼迪、李某某代言奧迪,但最終都因藝人個人問題導致合作終止。這些事件或許促使車企在代言合同中增加了更嚴格的道德條款,以規避潛在的風險。
極狐汽車作為北汽藍谷旗下品牌,今年5月的銷量達到了13509輛,同比增長高達200.2%,顯示出強勁的增長態勢。然而,面對明星代言可能帶來的風險,車企在選擇公眾人物代言時無疑需要更加謹慎。畢竟,一旦代言人出現問題,品牌方可能會無辜受到牽連,形象受損。
對于此次事件,公眾不妨保持理性態度。極狐汽車為了降低影響而采取的一些舉措,也是出于對品牌形象的維護。希望極狐汽車能夠繼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