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中的一股新動向引起了廣泛關注。多家知名跨國車企,包括奧迪、梅賽德斯-奔馳及法拉利,紛紛對其電動化戰略進行了調整,顯示出對全面電動化轉型態度的微妙變化。
奧迪公司近期宣布,撤銷了原計劃在2033年前停止研發和銷售內燃機汽車的決定,轉而采取更加靈活的策略,不再設定明確的燃油車退出時間表。這一決策背后的原因,據奧迪全球CEO高德諾透露,主要是基于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消費者接受電動汽車程度差異的考量。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康林松同樣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指出,公司正在調整其2030年的電動化戰略,預見到燃油車與電動車將在未來長期共存。這一戰略調整反映了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和波動性,促使車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產品組合。
法拉利也不例外,將原定于2026年推出的第二款純電動車型計劃推遲到了至少2028年。這些變化表明,即便是在電動化趨勢的大背景下,車企仍需根據市場反饋和消費者需求進行靈活調整。
面對部分自媒體將奧迪此舉解讀為“全面放棄電動化”的言論,奧迪官方迅速作出了回應。在一份聲明中,奧迪強調,撤回停售燃油車計劃并非意味著放棄電動化,而是基于市場波動性和多樣性考慮,采取更為務實的策略。奧迪表示,將繼續在電動化路線上進行投入,并計劃在2024年至2026年間推出全新的內燃機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系列,以增強產品矩陣的靈活性。
實際上,不僅僅是奧迪,包括本田在內的多家跨國車企也在近期調整了其產品規劃。本田宣布,預計2030年其純電動汽車銷量占比將低于此前設定的30%目標,轉而強化混合動力產品戰略,計劃在未來幾年內推出多款新一代混合動力車型。
這些跨國車企的策略調整,反映出在電動汽車需求增長放緩的現實條件下,車企開始重新審視其電動化轉型的路徑。他們不再將全部重心放在純電動技術上,而是開始布局多動力并存,包括普通油電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增程式技術等。這種策略轉變,被看作是車企基于市場需求變化做出的明智決策,有望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元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