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杭州國際人形機器人與機器人技術展覽會上,一場科技盛宴吸引了眾多目光。宇樹科技、云深處、強腦科技、阿里云及臥龍集團等企業攜其最新機器人產品同臺亮相,展示了人形機器人技術的最新進展。
展覽現場,一個機器人不僅演奏出如潺潺流水的揚琴聲,還展示了婀娜曼妙的舞姿,甚至與觀眾互動握手,令人贊嘆不已。這些生動的場景,正是人形機器人技術飛速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隨著螞蟻、博世等汽車產業鏈企業及科技廠商的紛紛加入,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呈現出“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然而,行業發展的關鍵在于應用場景的拓展。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所長盧瀚宸指出,人形機器人在科研、商用服務、工業場景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中2B領域將率先實現商業化。
在人形機器人的本體技術方面,各廠商正加速迭代,力求突破。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牟海明表示,近半年來,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控制能力方面取得了質的飛躍。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已進入內部工廠測試階段,執行電池分揀等工廠任務,展示了其強大的應用能力。
然而,人形機器人本體技術仍面臨低效、復雜、高成本等問題。輕量化高強度的材料、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電池、無線充電模塊等技術攻關需求迫切。在展會上,不少廠商發布了技術需求,尋求合作,共同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
與此同時,人形機器人的“大腦”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視。人工智能通過載體嵌入物理世界已成為現實,而機器人作為重要載體之一,其“大腦”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具身智能作為軟硬件一體的特殊智能體,需要突破數據、算力、軟硬件協同等多道關卡。阿里云飛天實驗室智能終端算法負責人胡露露指出,目前模型在物理世界理解和感知能力上仍顯不足,需要整合多個技術方向,實現算法與硬件的協同。
為了解決端側算力不足的問題,各廠商正積極探索解決方案。牟海明透露,為滿足大模型實時推理的需求,將機器人的“大腦”放到端側更為合適。目前,公司正與國內頭部企業共同推進云邊端一體化解決方案的落地。
在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拓展方面,各廠商也在積極推進。強腦科技銷售經理王少凱表示,靈巧手的應用場景正從醫療端向B端市場拓展,團隊期望在提高性能的情況下盡可能降低成本和客戶使用門檻。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也已在與某知名工業企業推動人形機器人在3C裝配等應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