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的冷湖火箭發射基地,一群來自廣東的中學生火箭愛好者書寫了航天領域的新篇章。6月18日下午,他們成功發射了一枚探空火箭,展示了我國青少年在航天探索方面的非凡創新與熱情。
這枚火箭高2.5米,發射時的壯麗景象令人難忘。它從海拔2777米的發射點騰空而起,最高飛行至12038.9米的高空,射高達到9261.9米。此次發射不僅是一次技術展示,更是對火箭及其通信設備在飛行狀態下可靠性的重要實驗。火箭還搭載了探測設備,成功收集了對流層大氣的溫度、氣壓、濕度、風速及風向等關鍵參數。
冷湖火箭發射基地的獨特地理優勢為此次發射提供了理想條件。位于戈壁無人區的它,天空晴朗少云,大氣透明度極高,為火箭發射測試創造了安全且廣闊的場地,以及穩定的觀測條件。因此,這里也成為了眾多學校和商業航天機構青睞的發射地點。
事實上,這并非我國中學生首次在航天領域取得如此顯著的成就。早在5月27日,另一枚由來自深圳、北京、河北、山東等地的中學生航天愛好者自主研制的“飛燕一號”氣象探空火箭,同樣在冷湖成功發射。
“飛燕一號”全長1.52米,飛行高度超過8千米,最大飛行速度接近2馬赫(約2450.16千米/時)。這枚火箭的研制歷程始于2024年6月26日,中學生們在北京錦繡航天科普基地進行了集中學習、方案論證,并完成了初步設計。隨后,他們回到各自學校,利用課余時間繼續推進項目,系統性地完成了火箭的設計、實驗、加工、集成、裝配和測試。
深圳新安中學(集團)燕川中學的高二學生王裕寧,擔任了“飛燕一號”的總設計師。他分享了火箭名字的寓意:“自由翱翔的飛燕,象征著我們這群懷揣夢想的少年。”王裕寧和他的團隊表示,他們將不懈努力,勇于探索,為將來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創造新的輝煌。
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執行會長李春林對“飛燕一號”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這是中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次重要實踐,能夠激勵更多學生熱愛科學、投身科學,為建設航天強國和科技強國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