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產業集群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著地區經濟的蓬勃發展,為優質中小企業的孵化和新型工業化的推進鋪設了堅實的基石。
近年來,安徽省通過構建全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體系,成功引領了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集成電路等多個領域的崛起。在這片熱土上,新能源汽車產業“汽”勢如虹,光伏儲能產業“光”芒四射,集成電路產業則“芯”光熠熠。目前,安徽已擁有一家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參與共建另一國家級集群,并培育了十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安徽的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緊密融合,共同譜寫著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發展的新篇章。通過實施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和未來產業培育壯大工程,安徽的產業結構正逐步向“新”轉型,激發出無限的發展潛能。
在產業集群的發展道路上,安徽摒棄了“單兵突進”的模式,轉而采取“軍團作戰”的策略。通過堅持“兵團式、陣地戰”的打法,安徽沿著“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的成長路徑穩步前行。一系列如“科創+產業”“龍頭+配套”等符合新興產業發展邏輯的打法在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推動了多個新興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在汽車產業領域,安徽同樣迎來了發展的“高光時刻”。目前,安徽已匯聚了奇瑞、蔚來、大眾安徽、合肥比亞迪、江淮等七家整車企業和超過兩千八百家零部件企業。今年一季度,全省汽車產量達到76.1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高達37.92萬輛,同比增長83%。同時,汽車出口量也實現了1.23%的增長。
在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低空經濟也在安徽這片天空展翅翱翔。蕪湖市航空產業園內,兩百余家上下游企業集聚一堂,共同打造了一個能夠“不出園區生產自主知識產權通航飛機”的完整產業鏈。
然而,安徽對于產業集群的建設并未止步于此。今年,安徽明確提出要力爭培育出三十五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其中包括三個五百億級集群和十個左右三百億至五百億級集群,集群營業收入總規模有望突破一萬億元。
科技創新在支撐產業創新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安徽充分利用科技創新的“乘數效應”,推動產業鏈從“有”到“優”、由“優”向“強”的轉變。在合肥市,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集群以鈣鈦礦技術引領能源革命,構建了完整的“發電—儲能”生態鏈;在滁州市,該集群則聚焦于光伏玻璃與儲能系統的發展。
太湖縣功能膜新材料產業集群也以其納米級光學涂層技術,為國產大飛機舷窗與柔性顯示屏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打破了國際壟斷。
從工業大省到制造強省的跨越中,安徽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深化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通過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安徽制造正加速向安徽“智造”邁進。
在品牌建設方面,安徽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蕪湖市灣沚區通航裝備制造集群的無人機編隊劃過黃山云海,六安市金安區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零部件產業集群的機械臂則舞出了工業美學的新高度。這些集群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成為了安徽的一張張閃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