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某次行業峰會上,佛瑞亞海拉亞太區照明事業部產品設計及開發總監陳正,以及南京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副總監方敏,共同展示了公司最新的可持續照明產品,并分享了照明行業的未來趨勢。
陳正表示,佛瑞亞海拉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是“用更少、用更好、用更久”,并且致力于產品材料的可回收利用。他提到,公司正在探索生物基降解材料和化學降解材料等塑料件的循環利用方式,力求在材料選擇上實現更環保的解決方案。
具體到產品層面,陳正介紹,佛瑞亞海拉的新產品實現了整個產品的可拆卸回收。過去,部分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率較低,但未來在可持續材料應用方面會有更明確的要求。同時,為了降低用戶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內的用車成本,所有零件都設計為可拆卸、可維修。
除了產品本身的改變,佛瑞亞海拉的研發模式也在發生顯著變化。陳正指出,首先,研發速度越來越快。五年前,大多數項目開發周期在一年半到兩年,而如今多數項目已經縮短至一年到一年半。這得益于佛瑞亞海拉構建了一套完善的軟件、硬件開發流程體系,并大量采用并行開發模式。
其次,產品開發的復雜度越來越高。陳正表示,現在的產品開發不僅涉及燈具結構件及其工藝開發,還包括軟件和系統集成測試等看不見的部分。方敏補充說,過去燈具研發主要聚焦在光學與機械領域,而現在隨著智能化和電動化的發展,軟件開發等電子類活動深度融入創新進程。
第三,研發中心正在從國外轉移至國內。方敏認為,隨著新能源汽車走向國際市場,中國正逐步成為全球創新技術的核心樞紐。佛瑞亞海拉也秉承“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地化策略,以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
最后,產品附加值正在增加。方敏強調,現在創新服務的對象已經轉變為最終消費者,不僅要滿足法規要求,還要為主機廠工程師創造價值,更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消費者期望燈具能夠提供情緒價值,帶來獨特體驗。
在隨后的采訪中,陳正詳細介紹了可持續照明產品的特點。他指出,燈具內部的LED光源、調光電機等零件在整車壽命結束后依然具備良好性能,可重復利用,避免了零部件的大量消耗。同時,通過材料循環利用和可拆卸設計,佛瑞亞海拉力求將產品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當被問及車燈研發在智能化和電動化趨勢下的變化時,陳正和方敏都表示,現在的產品開發難度相比二十年前呈數倍增長。佛瑞亞海拉很早就洞察到這一趨勢,并對軟件、硬件設計條件進行了升級,構建了一套完善的開發流程體系。
方敏還分享了佛瑞亞海拉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成功案例。例如,針對車燈內起霧冷凝現象,佛瑞亞海拉中國區團隊與中國主機廠共同攻關,最終找到了解決方案,并成功推廣到其他地區。
在談到未來創新趨勢時,方敏表示,佛瑞亞海拉將深度聚焦本土化需求,借助技術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情緒價值與更優質的駕乘體驗。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探索AI技術在汽車照明領域的應用,為燈具賦予更多元化的功能特性。
最后,陳正談到了全球貿易環境對公司的影響。他表示,佛瑞亞海拉始終秉持擁抱自由開放市場的原則,并積極進行全球化布局和本土化策略,以應對關稅和貿易壁壘等挑戰。目前,佛瑞亞海拉正加快本土化進程,確保供應鏈關鍵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以提供穩定可靠的產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