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再度引發關注,起因是奇瑞汽車某高管對吉利汽車新推出的星耀8車型發表了不當言論,稱其為“爛車”。這一事件迅速在網絡上發酵,引起了廣泛討論。
5月12日,吉利控股集團高級副總裁楊學良通過個人社交媒體平臺對此事進行了回應。他表示,已經與奇瑞高層就個別員工的言論爭議進行了溝通,并稱贊奇瑞展現出了誠信負責的態度,此事已經得到了妥善處理。同時,奇瑞營銷公司總經理李學用也在社交媒體上對此事進行了回應,表示涉事高管已被停止一切工作,并強調奇瑞公司始終堅持謙虛開放、向友商學習的態度。
據了解,這場風波的導火索可能與兩家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的競爭有關。吉利銀河星耀8于5月9日正式上市,定位為中大型電混轎車,主打安全、性能和智能三大賣點。而奇瑞旗下的風云A9雖然還未正式上市,但已經瞄準了10萬元級別的市場,同樣定位為C級混動轎車,并計劃于5至6月推向市場。
從產品層面來看,星耀8憑借雷神電混系統、1600km的綜合續航以及EMA緊急轉向輔助等配置,試圖以高品質和優惠價格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而風云A9則以更低的預售價和“全球第1500萬輛奇瑞車”的標簽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兩款車型在定價、產品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市場競爭。
然而,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雙方的高管都認為,競爭不應該通過“拉踩”友商的方式進行。奇瑞方面也明確表示,公司內部有禁止拉踩友商的規定。此次事件中,奇瑞相關高管的“失言”確實不妥,好在雙方高管通過積極的互動和回應,迅速平息了風波。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與奇瑞在回應中均未回避競爭,而是強調了“做大做強中國品牌”的共同目標。這種競合關系或許正是中國汽車產業從價格戰轉向價值戰的必經之路。雙方高管都表示,希望中國汽車品牌能夠攜手共進,良性競爭,共同促進中國汽車產業走向全球、健康發展。
對于車企而言,產品力才是終極話語權。吉利星耀8以“起步即旗艦”的姿態沖擊市場,而奇瑞風云A9在產品力方面也備受關注。雙方的勝負最終只能通過市場來檢驗。在新能源轉型的深水區,唯有摒棄短視的“口水戰”,沉心打磨核心技術,中國汽車品牌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此次事件也引發了行業對于如何更好規避類似“越界”行為的思考。中國車企在“內卷”中需要守住底線,共同維護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同時,合作仍然是破局的關鍵。無論是技術共享還是海外市場開拓,中國品牌面對國際巨頭時,仍需以合力取代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