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揭示了該公司在電動汽車領域面臨的新挑戰。與以往對業務增長的樂觀預期不同,此次報告顯示出公司對未來展望的調整,特別是在汽車業務方面。
回顧2024年,特斯拉遭遇了十年來首次汽車交付量下滑的困境。僅僅在年初,特斯拉還曾滿懷信心地預測,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推進和新產品的面世,2025年的汽車業務將重拾增長勢頭。然而,現實卻與預期大相徑庭,特斯拉對今年汽車業務增長的信心明顯減弱。
特斯拉在本季度發布的財務業績,堪稱近年來最差表現。在報告中的“展望”部分,公司著重提到了全球貿易政策變動對汽車和能源供應鏈、成本結構以及市場需求的影響。特斯拉不再單獨強調汽車業務的增長,而是將汽車與能源業務合并討論,并計劃在第二季度的更新中重新評估2025年的整體指引。
特斯拉指出,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給業務帶來了諸多挑戰,包括供應鏈中斷、成本上升以及市場需求波動等。盡管公司正在謹慎投資,為汽車和能源業務的未來增長奠定基礎,但今年的增長速度將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約,如自動駕駛技術的進展速度、新工廠的生產爬坡情況以及宏觀經濟環境等。
數據顯示,特斯拉今年的汽車交付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了約5萬輛。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的背景下,特斯拉要彌補這一差距無疑面臨著巨大挑戰。不過,特斯拉透露,將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新型經濟型車型”,這或許能為公司帶來更多的交付量。
然而,這些新車型預計將是Model Y和Model 3的簡化版,這可能會對公司現有產品的銷售造成一定沖擊,從而限制其在這些車型上的增長潛力。特斯拉如何在保持現有市場競爭力的同時,通過新車型實現業務增長,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