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一場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盛會——“2025臺商臺青重慶行”長安汽車供應鏈專題對接會在山城重慶熱烈展開。此次活動吸引了眾多兩岸行業精英,他們齊聚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共謀產業融合發展新篇章,探索在新能源汽車制造、零部件供應及技術研發等領域的合作潛能。
首次踏足重慶的臺商彭立信,對這座被譽為“汽車城”的城市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贊嘆道,通過實地探訪,親身體驗了新能源汽車諸如原地掉頭、自動泊車等前沿功能,深刻感受到了重慶汽車產業的蓬勃生機。
彭立信在參觀過程中,不禁拿起相機記錄下汽車零部件的精致展示,這些展品無疑是他此行的重要收獲之一。
東莞廣澤汽車飾件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黃建中,回顧了早年與長安福特的深度合作歷程,表達了與長安汽車等車企深化合作的強烈意愿。他期望,通過雙方的共同努力,能夠實現汽車內部空間的美觀與智能化的完美結合。
江蘇恩高光學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茂林在接受采訪時透露,公司生產的PC材料已廣泛應用于多家汽車主機廠,并成功搭載于小鵬飛行汽車之上。他滿懷期待地表示,希望能與長安汽車等重慶車企展開深入交流,盡快推進相關合作事宜。
長安汽車方面透露,目前已有7家臺資企業與其在動力、智能化、車身等零部件領域開展合作,采購金額高達5億元。長安汽車強調,愿與所有優秀企業,包括臺企在內,進行充分交流與深度合作,共同提升產品力,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
新連剛電子科技(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明堆分享了企業在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發展中的成功經驗,并表示將積極拓展汽車配套產品業務。他強調,重慶雄厚的工業基礎和顯著的交通區位優勢,為企業更深、更廣地融入當地汽車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對接會現場,臺商們紛紛參訪長安汽車,深入了解了企業的研發實力和生產流程。他們的到來,不僅為長安汽車帶來了新的合作機遇,也見證了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
隨著大陸新質生產力和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加速發展,制造業科技創新和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不斷推進,兩岸產業協同發展和深度融合的空間愈發廣闊。臺灣在精密機械、半導體制造等領域的獨特優勢與大陸完整的工業體系形成了優勢互補,為臺灣青年在大陸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創業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平臺。
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了95.32萬輛,同比增長90.5%。重慶憑借長安汽車、賽力斯等知名企業,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升級為引領,帶動了汽車電子、功率半導體、高端裝備、機器人等產業的蓬勃發展,為渝臺產業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開辟了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