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近日就上海車輛起火事件發布最新公告,指出事故原因仍在深入調查中,尚未形成最終技術結論。此次事件引發公眾對電動汽車安全性的廣泛關注,企業同步啟動的召回計劃成為輿論焦點。
據披露,涉事車輛與理想MEGA 2024款召回批次存在關聯。該批次共計11411輛汽車因冷卻系統隱患被召回,生產日期覆蓋2024年2月18日至12月27日。企業技術團隊復核發現,受影響車輛冷卻液防腐性能存在缺陷,在特定工況下可能導致動力電池與電機控制器冷卻鋁板腐蝕滲漏,極端情況下會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風險。
云端數據記錄顯示,起火車輛發生異常前4小時,系統已檢測到溫度梯度變化等預警信號。工作人員雖及時聯系車主,但因缺乏非碰撞起火案例經驗,未能第一時間采取應急措施。企業承認在風險識別與處置流程上存在改進空間,目前已建立跨部門專項小組推進技術攻關。
社交平臺流傳的維修記錄顯示,有車主反映該車型存在多次返修情況。技術論壇中,專業人士從熱管理系統角度展開分析,指出冷卻液滲漏可能引發電芯溫度梯度失衡,導致熱失控連鎖反應。這類討論將公眾視線引向電動汽車安全設計的細節管控,特別是冷卻液化學穩定性對三電系統壽命的影響。
行業專家指出,動力電池冷卻系統的驗證標準亟待完善。當前加速測試方法主要針對短期機械應力,對長期電化學腐蝕的模擬仍不充分。這要求企業在材料選型階段建立更嚴苛的檢測體系,同時推動行業標準升級,從源頭防范系統性風險。
理想汽車在召回公告中承諾,將升級液體化學材料檢測流程,引入多維度加速老化試驗。此次事件暴露出新能源汽車在快速迭代過程中面臨的質量管控挑戰,企業主動召回的舉措被視為行業責任意識的體現。隨著技術驗證體系的完善,產業界對熱管理系統的認知正在從功能實現轉向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