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產業智能化與新能源化轉型的關鍵時期,技術創新已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支撐。廣汽集團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技術突破,標志著中國汽車企業在核心技術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智能駕駛技術是廣汽集團重點布局的領域之一。其自主研發的ADiGO GSD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已實現99.9%的道路場景覆蓋和99.5%的車位類型識別,為用戶提供“有路就能開,有位就能泊”的便捷體驗。根據“智行2027”行動計劃,廣汽集團設定了明確目標:2025年智能駕駛水平躋身國內第一梯隊,2027年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為支撐這一目標,企業預計2025年全年研發投入將超過100億元,重點投向智能輔助駕駛、智能座艙和電子電氣架構等關鍵領域。

安全始終是廣汽集團技術發展的底線。董事長馮興亞明確表示:“車企不能僅追求體驗而忽視安全。體驗可以由用戶定義,但安全必須由車企嚴格把控。”為此,企業構建了廣汽星靈安全守護體系,涵蓋全鏈路安全研發、全域安全技術和全時安全保障。在智能駕駛安全方面,L3系統故障率低至1FIT,定位、感知、計算等八大關鍵系統均采用雙冗余設計,達到航空級安全標準。廣汽還參與了國家級“車路云一體化”協同開發測試,成為首家將云控基礎平臺功能融入車端智能駕駛系統并公開驗證的車企,重點展示了云支持自動緊急制動(C-AEB)和云支持綠波車速引導(C-GLOSA)兩大應用場景。
針對電動車用戶的續航焦慮和虧電問題,廣汽于今年8月發布了“星源增程”技術。該技術實現了增程器油電轉化率3.73kWh/L、電驅系統CLTC工況效率93%、最高持續發電功率85kW等指標,有效緩解了用戶的里程擔憂。
在能源生態建設方面,廣汽圍繞車網互動(V2G)完成了全鏈條布局,涵蓋數字化平臺、技術研發、設備制造和用戶運營。今年9月,企業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V2G示范項目并投入運營。截至10月19日,該項目累計放電量已突破25萬kWh,訂單量達11,260單,充分驗證了車網互動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

在前沿技術探索領域,廣汽集團同樣展現出前瞻性布局。其多旋翼飛行汽車GOVY AirCab在今年三季度完成了香港和北京兩地的樣機交付,并獲得超過千架意向訂單。同時,企業還推出了三款具身智能機器人,計劃在康養、安防等場景開展示范應用,為未來出行生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從智能駕駛到能源技術,從安全體系到前沿探索,廣汽集團通過系統性的技術布局,正逐步從傳統汽車制造商向科技型出行公司轉型。全年超100億元的研發投入,不僅體現了企業對技術創新的堅定承諾,也為實現“2025年國內領先、2027年全球領先”的智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