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營銷主管格雷格?喬斯維亞克近日在社交平臺X發布推文,慶祝Apple Silicon芯片迎來五周年紀念。這一里程碑標志著蘋果自研芯片戰略取得重大突破,也見證了Mac產品線從英特爾處理器向定制化芯片的全面轉型。
2020年6月的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首次披露將用自研芯片取代英特爾處理器的計劃。同年11月17日,首批搭載M1芯片的MacBook Pro、MacBook Air和Mac mini正式發售,開啟Mac性能革命的新篇章。喬斯維亞克在推文中強調,自研芯片在性能、續航、設計創新和創造力激發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直言"Mac從未如此出色"。
蘋果芯片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領先的能效比。通過"每瓦性能"技術突破,M系列芯片在保持強勁處理能力的同時顯著降低功耗。這一特性使MacBook Air實現革命性無風扇設計,在高性能運行狀態下保持絕對靜音。數據顯示,M5芯片相比初代M1在CPU/GPU性能、AI計算、視頻處理等關鍵指標上實現6倍至7.7倍的提升,Geekbench多核跑分更達到17,862分,較M1的8,175分實現翻倍增長。
制造工藝的迭代升級為性能躍升提供硬件支撐。M1采用臺積電5nm工藝,而M5已升級至第三代3nm制程(N3P),CPU核心數從8核增至10核,時鐘速度提升至4.61GHz。內存配置方面,M5支持最高32GB統一內存,帶寬達153GB/s,較M1的68.25GB/s提升顯著。在專項技術上,M5集成第三代光線追蹤引擎和第二代動態緩存技術,每個GPU核心均配備神經加速器,大幅提升AI運算和圖形處理能力。
隨著生態體系日益完善,蘋果正加速擺脫對舊平臺的依賴。公司已明確表示,2025年發布的macOS Tahoe將成為最后一個支持英特爾處理器的操作系統版本。這場持續五年的芯片革命,不僅重塑了Mac的產品形態,更通過垂直整合的軟硬件生態,為蘋果在個人計算領域構建起新的技術壁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