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近日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對中國商業航天企業藍箭航天研發的“朱雀三號”可復用運載火箭作出評價,引發全球航天領域熱議。他指出,這款采用不銹鋼結構與甲烷燃料技術的火箭,融合了獵鷹9號架構與星艦部分特性,具備挑戰現有可復用火箭市場格局的潛力,但同時強調星艦的技術層級遠超當前產品。
作為藍箭航天2023年8月啟動的重點項目,“朱雀三號”被定位為滿足大型星座組網需求的大運力、低成本可復用火箭。該型火箭采用全不銹鋼主結構,一級與二級箭體直徑4.5米,整流罩直徑5.2米,全箭高度66.1米,起飛質量約570噸,配備九臺“天鵲-12A”液氧甲烷發動機。其設計整合了柵格舵、著陸支腿與反作用控制系統,技術路徑與獵鷹9號及星艦存在顯著交集,尤其在材料選擇與推進系統方面體現了創新性。
獵鷹9號作為Space X的主力運載工具,憑借成熟的復用技術已完成超500次發射,長期主導商業航天發射市場。而“朱雀三號”的立項與研發,被視為中國商業航天企業試圖突破現有技術壁壘的重要嘗試。其技術參數顯示,該火箭起飛推力超過750噸,一子級設計支持垂直回收,若首飛成功,或將成為全球首款實現工程化應用的全不銹鋼可復用火箭。
近期,“朱雀三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完成首飛任務第一階段關鍵試驗。試驗內容包括推進劑全過冷加注、九機同步點火、牽制釋放及推進劑泄出等全流程操作,覆蓋了從水平轉運、起豎到測發控制的完整環節。此次靜態點火測試驗證了火箭系統與發射場設備的兼容性,為后續入軌發射及一子級回收奠定了技術基礎。
根據計劃,“朱雀三號”首飛任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已通過加注合練與靜態點火試驗,目前火箭正返回技術區進行數據復核與設備維護。第二階段將重點實施入軌發射,并嘗試一子級垂直回收。技術團隊表示,將基于試驗數據優化流程預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進工程化應用,力爭實現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的規模化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