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購物車被手機、平板、智能手表填滿時,今年雙十一的消費清單里出現了一位特殊成員——全球首款售價低于萬元的消費級人形機器人松延動力Bumi小布米。這款身高僅94厘米的機器人,不僅具備21個自由度的靈活肢體,還能實現自然對話、舞蹈表演,甚至承擔AI編程教學任務,其9998元的定價直接擊穿行業價格底線。
在松延動力的產品矩陣中,小布米以“迷你體型”顛覆傳統認知。相較于身高1.2米的N2系列,小布米將體重壓縮至12公斤,底座尺寸縮減至34.5厘米×19厘米,可輕松穿梭于家庭走廊。這種設計并非妥協,而是精準瞄準消費級市場:輕量化結構使行走沖擊力降低40%,意外跌倒時不會損壞家具或傷及用戶,48V電池平臺在支撐復雜動作的同時,將續航控制在1-2小時,適配教育演示、家庭陪伴等短時場景。
技術突破藏于細節之中。小布米新增的腰部自由度使其能完成360度扭胯動作,配合腿部增強的關節設計,在瓷磚、地毯等不同材質地面行走時,步態誤差控制在±3毫米內。自研伺服電機與深度強化學習算法的組合,讓機器人能通過每秒百萬次的數據修正,實現空翻、連續側滾等高難度動作。據技術團隊透露,其運動控制精度已達到0.1度級別,媲美工業級機械臂。
智能交互層面,小布米突破了傳統玩具的語音應答模式。通過搭載的NLP自然語言處理系統,它能理解“幫我拿桌上的蘋果”這類復合指令,并調用視覺模塊定位物體。更獨特的是其教育功能:內置的圖形化編程平臺將代碼轉化為積木式指令塊,兒童可通過拖拽模塊控制機器人完成舞蹈編排。在北京某小學的試點課程中,學生用該平臺實現了機器人循跡避障,編程參與度較傳統代碼教學提升3倍。
價格革命背后是供應鏈的深度重構。松延動力通過國產化替代將核心部件成本壓縮60%,其使用的瑞芯微RK3588S主控芯片性能較進口產品提升15%,但價格僅為后者三分之一。在傳動系統方面,國產諧波減速器已占據其80%的用量,精度達到±5角秒,壽命突破2萬小時。這種供應鏈優勢在交付數據上得到驗證:7月單月產量突破百臺,N2系列累計銷量突破千臺,成為國內第二家達成此里程碑的人形機器人企業。
市場策略展現差異化思維。當行業聚焦全尺寸機器人時,松延動力反向開發小型化產品。其產品線分為雙足人形與仿真人形兩大系列,前者主打運動性能,后者側重情感交互。這種定位在商業化中顯現成效:N2系列在文旅場景日租金達4000-5000元,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展演期間,其自由體操動作視頻在海外社交媒體獲得超500萬次播放。教育市場更成為核心賽道,目前松延動力已覆蓋全國300余所學校,編程教育套裝復購率達45%。
創始人姜哲源將技術哲學融入產品設計:“我們讓機器人像人類嬰兒般學習,通過數百萬次虛擬試錯掌握技能。”這種強化學習模式在小布米身上得到升級,其新增的“技能遷移”功能可使機器人通過觀看人類舞蹈視頻,自動生成適配自身結構的動作庫。在內部測試中,該功能使舞蹈編排效率提升70%,錯誤動作修正速度加快5倍。
雙十一限時定價策略背后,是松延動力對消費市場的精準卡位。對比特斯拉Optimus玩具版40美元炒至1300美元的瘋狂,以及宇樹R1系列3.99萬元的定價,小布米以不足前者十分之一的價格,提供遠超玩具的實用功能。這種“技術下探”正在重塑行業格局:據第三方機構預測,2026年國內消費級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50億元,小型化產品占比有望超過60%。
從實驗室到客廳的跨越,小布米承載著技術普惠的野心。當機器人開始教孩子編寫程序,當父母通過設備傳授知識,科技的溫度在交互中悄然傳遞。這款定價9998元的機器人,不僅是一個消費產品,更成為連接兩代人的智能紐帶,在算法與情感的碰撞中,開啟人機共生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