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金價波動猶如坐過山車,從屢創新高到大幅下跌,市場關注焦點不僅集中在深圳水貝,更延伸至大型黃金珠寶企業的戰略調整。其中,老牌黃金零售商老鳳祥正通過一系列動作向奢侈品市場發起沖擊,試圖在高端消費領域開辟新戰場。
作為擁有177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老鳳祥近期在奢侈品賽道動作頻頻。9月,企業宣布斥資5000萬元成立上海老鳳祥臻品商貿公司,重點布局金銀珠寶、鉆石鐘表等高端產品批發零售業務。10月,通過香港子公司以2400萬美元收購邁巴赫奢侈品亞太公司20%股權,獲得馬具、服飾、運動用品等奢侈生活方式產品的亞太經銷權,其中上海地區為獨家代理。
這場戰略轉型的背后,是黃金珠寶行業面臨的集體困境。據企業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老鳳祥營收同比下降16.52%至333.56億元,凈利潤12.20億元。金價劇烈波動導致消費者觀望情緒濃厚,傳統黃金消費市場持續承壓,迫使企業尋求新的增長點。
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老鋪黃金的崛起格外引人注目。這個主打古法黃金工藝的品牌,通過將宮廷制金技藝與現代設計融合,成功塑造"黃金界愛馬仕"的高端形象。其門店選址北京SKP、上海萬象城等頂級商圈,采用限流預約的購物模式,產品定價較普通黃金高出30%-50%,仍吸引大量高凈值人群。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老鋪黃金營收達123.54億元,同比增長251%,凈利潤激增285.8%。
老鋪黃金的成功路徑具有獨特性。其核心用戶群與愛馬仕、寶格麗等奢侈品牌高度重合,48萬忠誠會員中80%來自一線城市25-45歲女性及30-55歲男性群體。這種精準定位和品牌溢價能力,正是老鳳祥試圖復制的商業模式。但行業分析師指出,奢侈品市場的核心在于品牌稀缺性,老鋪黃金通過文化敘事和購物體驗構建的護城河,難以被簡單模仿。
老鳳祥的轉型策略呈現雙軌并行特征。一方面通過股權投資快速切入奢侈生活方式領域,另一方面依托自身百年歷史積淀打造高端形象。企業計劃未來三年在奢侈品采購方面投入不低于1300萬美元,同時嘗試調整渠道策略,在核心城市試點直營模式。這種轉變面臨重大挑戰:當前90%的門店采用加盟模式,與奢侈品要求的渠道控制存在矛盾。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老鳳祥的優勢在于深厚的品牌文化底蘊。作為與卡地亞同時期創立的品牌,其歷史積淀是高端化轉型的重要資產。但要將大眾認知中的"黃金零售商"轉變為奢侈品牌,需要重構品牌敘事體系,在產品設計、客戶服務、空間體驗等維度建立差異化優勢。目前企業正在研發具有文化IP屬性的高端產品線,試圖通過非遺工藝與現代美學的結合,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
這場轉型能否成功,取決于企業能否平衡歷史傳承與現代創新。在黃金消費趨于理性的市場環境下,單純的產品升級難以支撐奢侈品定位,必須構建包含文化價值、情感共鳴、稀缺體驗在內的完整價值體系。老鳳祥的探索,折射出中國傳統品牌在消費升級浪潮中的轉型陣痛與突圍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