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業近日迎來重大動態,蘋果公司被曝正在調整其增強現實(AR)設備戰略。據彭博社報道,這家全球消費電子巨頭已暫停對混合現實頭顯Vision Pro的重大升級計劃,轉而將研發重心轉向智能AR眼鏡領域。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正在開發至少兩款智能眼鏡產品:代號N50的基礎款將取消屏幕設計,通過與iPhone聯動實現功能擴展;另一款高端型號則配備顯示屏,被視為對meta Ray-Ban Display的直接挑戰。
市場數據印證了這一戰略轉向的合理性。meta最新推出的Ray-Ban Display智能眼鏡持續熱銷,線下門店長期處于缺貨狀態,11月試戴預約名額更是一周內告罄。該產品采用"LCoS+光波導"技術方案,在保持70克輕量化設計的同時,將售價控制在800美元以下。這種平衡性能與成本的策略成效顯著——2024年meta智能眼鏡出貨量突破百萬副,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預計增長26%至1280萬臺,其中中國市場增速達107%。
行業分析師指出,meta的成功在于精準把握用戶核心需求。不同于早期AR設備過度追求技術參數,Ray-Ban Display通過實時導航、外語翻譯、運動監測等實用功能,有效解決了智能手機操作場景中的痛點。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國際會議中使用AR眼鏡完成演講的案例,印證了這類設備在商務場景的滲透潛力。相比之下,某些品牌早期產品因120克以上的重量導致佩戴不適,暴露出技術路線選擇的重要性。
蘋果的入局或將重塑行業格局。供應鏈專家分析,憑借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蘋果有望快速復制"LCoS+光波導"技術路徑。以iPhone15為例,其核心組件均來自索尼、三星、臺積電等供應商,這種"需求定義+技術實現"的模式使蘋果能在控制研發風險的同時保持創新速度。當前A股市場中,光峰科技已推出"一拖二"光學解決方案,通過單光機驅動雙目顯示的技術創新,將整機成本降至1500-2000元區間,顯示性能超越現有市場方案。
產業鏈動態顯示,光峰科技正與恒玄科技、智慧科技等企業合作推進AR眼鏡量產,預計年底前推出整機產品。蘋果方面也加速了產品節奏,知情人士稱其屏幕款智能眼鏡的上市計劃已從2028年大幅提前。這種競爭態勢下,AR眼鏡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后的新一代消費電子核心產品,為硬件制造商開辟新的增長空間。
資本市場對此反應積極。在A股科技板塊持續走強的背景下,具備自主核心技術企業受到資金追捧。盡管存在對科技股泡沫的質疑,但業內人士強調,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完善的科技供應鏈體系,這種規模化技術優勢將使相關企業持續受益。隨著傳統硬件市場趨于飽和,AR設備等新興領域的創新競爭正成為行業焦點。
免責聲明:本文基于公開信息及企業披露內容進行分析,作者不保證信息完整性及時效性。股市投資存在風險,決策需獨立判斷,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