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近日公開表達了對人工智能(AI)領域發展前景的強烈信心,同時確認公司參與了馬斯克旗下xAI公司的融資計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黃仁勛指出,過去半年AI計算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英偉達最新推出的Blackwell架構芯片正面臨"極其旺盛"的市場需求,這一趨勢預示著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到來。
據黃仁勛透露,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圖形處理器已成全球AI數據中心的核心組件,從OpenAI的ChatGPT到其他主流AI模型均依賴其技術支撐。該芯片集成2080億個晶體管,搭載全新AI加速技術,目前供應處于嚴重短缺狀態。"我們正處在建設新階段,這場革命才剛剛開始。"黃仁勛強調,AI推理能力的指數級提升與市場需求的爆發形成雙重驅動,計算資源消耗呈現前所未有的增長態勢。
在投資領域,英偉達確認以20億美元參與xAI最新融資輪次。該筆投資通過特殊目的工具實施,既包含股權認購也涉及債務安排,所購處理器將專項用于xAI的Colossus 2項目。黃仁勛坦言對投資規模感到遺憾:"我們本應投入更多資金支持這個項目。"他高度評價馬斯克的創業能力,稱這位特斯拉和SpaceX創始人總能創造"變革性價值",其參與的項目都極具吸引力。
針對競爭對手AMD與OpenAI達成的芯片供應協議,黃仁勛表現出復雜態度。根據協議,AMD將向OpenAI提供6千兆瓦芯片,包括尚未量產的MI450系列,作為交換獲得1.6億股認股權證,相當于公司10%股權。黃仁勛認為這種"產品未出,股權先付"的模式極具創新性,"雖然巧妙但令人驚訝"。他同時透露,英偉達此前對OpenAI的千億美元投資計劃仍存在遺憾,"當時就該加大投入力度"。
資本市場對AI領域的熱情持續高漲。黃仁勛言論公布當日,英偉達股價結束三連跌,早盤漲幅超過2%。業內分析師預測,到2026年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可能突破2萬億美元,主要驅動力來自AI模型從簡單問答向復雜推理能力的進化,這導致計算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以OpenAI為例,其規劃的10千兆瓦數據中心相當于400-500萬個GPU的運算規模,耗電量可達800萬美國家庭的年度總和。
在AI產業競爭格局方面,黃仁勛認為美國僅保持微弱領先優勢。他特別指出中國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效率遠超美國,"中國在電力配套領域已經走在前列"。為應對AI發展的能源挑戰,他建議數據中心采用天然氣發電設備,并考慮未來引入核能解決方案。"我們需要投資所有可行的發電方式,自備電源比依賴電網更具靈活性。"這一觀點與OpenAI規劃的10GW數據中心建設需求相呼應,該規模相當于2024年紐約市夏季峰值用電量的三倍。
英偉達近期投資組合顯示,公司正通過戰略入股構建AI生態體系。除xAI和OpenAI外,云服務商CoreWeave也被列為"非常成功的投資案例"。黃仁勛強調這些企業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正在為全球AI基礎設施提供關鍵支持。隨著AI技術向復雜推理階段演進,計算資源與能源供應的博弈正成為決定產業格局的核心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