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神舟二十一號全系統合練的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再次邁出關鍵一步。目前,船箭組合體及發射場設施已全面就緒,僅待三名航天員進駐飛船即可實施點火發射。此次任務將實現我國空間站的階段性人員輪換,屆時空間站內將同時有六名航天員開展工作,這一場景也將誕生新的太空"全家福"影像。
根據航天部門安排,三名航天員名單將于30日上午9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公布。雖然具體人選尚未揭曉,但指令長人選引發廣泛關注,此前有推測認為張陸可能擔任此職。目前,三名航天員已在發射場完成最終適應性訓練,為即將到來的太空任務做最后準備。
此次任務期間,空間站將迎來六人共駐的新階段。在軌交接工作涵蓋多個關鍵領域:技術經驗分享方面,航天員將傳遞太空環境下的操作技巧與問題應對方案;物資管理方面,需核對天舟貨運飛船輸送物資的使用與剩余情況;此外還包括指令長權限交接、科學實驗項目交接等重要環節。完成交接后,神舟二十號乘組將啟動返回地球的準備工作。
現駐空間站的神舟二十號乘組陳冬、陳中瑞、王杰三名航天員,正為迎接新戰友進行最后準備。他們需保持最佳身體狀態,同時逐步適應從微重力環境返回地球的重力變化,為在東風著陸場的安全著陸做好充分準備。
與發射任務同步推進的,是神舟二十二號載人飛船的待命狀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長期采用"發一備一"的保障策略,即在執行任務期間保持一艘飛船處于應急救援準備狀態。這種安排體現了"以航天員安全為核心"的工程理念,若任務過程中出現緊急情況,待命飛船可立即實施救援,確保航天員安全返回。
該策略具有雙重價值:未啟用時可轉為后續任務飛船,實現資源高效利用;未來空間站擴容至六艙構型后,這種模式可擴展為多艘待命飛船協同保障。不過隨著新一代可重復使用飛船的研發進展,這種保障方式或將發生變革。據悉,該型飛船載人能力提升至七人,屆時任務保障模式可能迎來重大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