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固態電池技術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欣旺達動力技術中心負責人徐中領近日接受采訪時,系統闡述了企業在固態電池領域的戰略布局與技術突破。他指出,固態電池產業化面臨材料體系、生產工藝、設備適配及市場需求等多重挑戰,其中硫化物全固態體系雖受市場追捧,但環境敏感性、工藝設備成本等問題尚未解決,目前難以達到產業化標準。
基于技術成熟度與產業化可行性,欣旺達將聚合物全固態體系列為優先發展方向。徐中領透露,企業在硫化物與聚合物兩條技術路線上均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硫化物方向實驗室樣品能量密度達400Wh/kg,循環壽命超700次,當前重點突破量產工藝設備;聚合物方向則聚焦室溫離子電導率提升,目前已實現2.5mS/cm的電導率水平,接近硫化物體系,且電解質膜厚度可控制在15微米以內,滿足實際應用需求。
“聚合物體系的短板僅在于室溫離子電導率,但這一技術瓶頸可通過定向攻關突破,且其與液態電池產線80%的設備可通用,量產成本控制更具優勢。”徐中領強調,欣旺達中試產線已啟動建設,計劃年底投產,同步推進化學體系開發與工藝設備驗證,確保技術轉化與量產落地無縫銜接。
在市場策略層面,欣旺達動力營銷副總裁王華文揭示了企業“與客戶共生共創”的獨特模式。通過構建細分市場模塊,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儲能及特種機械等領域,并延伸至純電動、插混、增程等具體技術路線,企業以強大的市場團隊深入客戶端、用戶端,直接對接客戶需求、市場規劃及研發端,形成“從市場中來,到市場中去”的閉環驗證機制。
“我們不僅依賴案頭資料與行業報告,更要求市場團隊與營銷團隊共同走訪客戶,甚至深入用戶場景訪談。”王華文介紹,欣旺達將市場調研數據與客戶評審、場景驗證相結合,形成V1、V2版方案后再次與客戶共創,確保產品定義精準匹配市場需求。這種模式已獲得客戶高度認可,有效提升了資源投入效率與客戶需求把控能力。
徐中領總結稱,欣旺達的“定力”源于研產供銷服全體系的協同支撐,通過技術路線選擇與市場策略的雙重保障,確保企業在固態電池賽道上始終占據主動。隨著中試產線落地與市場共創深化,欣旺達正加速向固態電池產業化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