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棲大會現場,高德地圖董事長劉振飛向與會者系統闡釋了企業向“空間智能”領域全面轉型的戰略布局。他強調,空間智能技術將成為連接數字世界與物理空間的核心紐帶,其價值不亞于云計算對行業數字化的推動作用,未來將作為基礎能力服務于各行各業。
“語言模型賦予AI認知與表達能力,而空間智能則讓AI具備理解三維物理時空的能力?!眲⒄耧w比喻道,這項技術將推動人工智能從“對話工具”升級為“行動伙伴”。他透露,高德二十余年來積累的人、車、路、店動態數據,已轉化為支撐空間智能發展的“真實土壤”,為企業構建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據介紹,高德的空間智能體系通過整合視覺、聽覺、定位等多維度信息,能夠還原物理世界的三維結構,實現從被動感知到主動預判的跨越。例如,其AI助手“小高老師”上線首月單日調用量即突破12億次,活躍用戶超4億,可基于空間智能為用戶定制個性化出行方案。另一項基于真實到店行為的生活服務榜單“高德掃街榜”,發布首日用戶量便超過4000萬,其數據支撐同樣依賴空間智能技術。
劉振飛指出,高德已明確自身生態定位:專注解決物理世界的復雜性,將空間智能打造為穩定可靠的底層能力,使合作伙伴無需重復投入資源理解世界運行規律。目前,智能眼鏡、汽車、機器人、低空飛行等領域的多家企業已接入高德的空間智能平臺,利用其技術優化產品體驗。
在演講中,劉振飛回顧了高德2025年的關鍵進展:全球首個基于真實到店行為的生活服務榜單、全球首個地圖AI原生智能體、紅綠燈AI領航、全域車道級導航及衛星求救功能等陸續上線。這些創新標志著高德從傳統地圖服務商向空間智能服務商的轉型邁出實質性步伐。
“一條新路的開通時間、一段道路的擁堵規律、一家餐廳的口碑評價,這些決策背后是海量真實數據的沉淀?!眲⒄耧w以具體場景說明,高德的空間智能并非空中樓閣,而是基于對物理世界長期觀察形成的認知體系。他表示,企業將進一步開放技術能力,與合作伙伴共建生態,讓空間智能成為各行業與現實世界交互的標配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