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北京舉辦的年度演講上,再次成為科技圈的焦點。此次演講涵蓋芯片、手機、汽車、AIoT等多個領域,密集發布了一系列新產品和黑科技,現場觀眾反應熱烈。
今年是小米成立15周年,也是雷軍第六次進行年度演講。演講中,雷軍首次披露了小米在芯片和汽車領域的諸多幕后故事,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五年前,面對蘋果和華為等行業巨頭帶來的壓力,雷軍決定帶領小米進行一場“逆天改命”的轉型。當時,外界對小米存在“組裝廠”的質疑,公司內部也陷入焦慮。經過多次深度復盤,雷軍決定帶領小米從互聯網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轉型,未來五年投入1000億元用于核心技術研發。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小米對高管團隊進行了重組,12位高管中有9位是新面孔。雷軍特別提到,工程師朱丹帶領團隊攻克了玄戒O1芯片的關鍵技術。
在芯片領域,小米的探索并非一帆風順。2014年,小米成立松果電子,2017年發布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但后續發展遇到瓶頸。雷軍坦言,松果的失敗有其必然性,獨立公司的運作模式與小米手機團隊的協作不夠順暢。
面對質疑,雷軍堅持認為自研芯片是小米的必由之路。他鼓勵團隊:“干,不一定贏;但不干,肯定輸。”2023年,芯片行業發生重大變動,某同行3000多人的團隊突然解散,這讓小米更加堅定了自主研發的決心。
2024年年初,小米按計劃投片3nm芯片,投片費高達2000萬美元。5月22日,玄戒O1首次回片成功,團隊親自到機場迎接。當晚,系統成功點亮,第二天凌晨,雷軍接到了朱丹用玄戒O1手機打來的電話。
在今年的發布會上,小米17系列成為主角。這款全球首款搭載高通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芯片的手機,在產品命名上直接對標蘋果iPhone 17系列。盡管雷軍分享了諸多自研芯片的故事,但此次小米17系列并未搭載自研芯片版本。
小米17 Pro系列在外觀設計上引入了背屏,除了顯示信息和自拍外,這塊背屏還能玩游戲、養虛擬魚,功能性和吸引力十足。硬件方面,小米實現了多個行業首次突破。
屏幕方面,小米與盧米藍聯合研發的新型紅色發光主材,發光效率提升了11.4%,這是國產OLED在底層材料技術上的重要突破。拍照方面,小米首發了LOFIC第三代高動態技術,搭載了超大底潛望式長焦鏡頭。
續航方面,小米17系列搭載了史上最大的7500mAh電池,續航突破20小時。異形疊片電池技術的落地,讓電池容量提升了11.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布會上雷軍鮮有提及AI相關內容。在AI手機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這一選擇引發了外界的猜測。
價格方面,小米17系列起售價保持4499元不變,Pro版起步價4999元,Pro Max起售價5999元,頂配1TB版本6999元。小米還推出了一款售價299元的磁吸充電寶,兼容蘋果iPhone。
除了手機,小米此次還發布了電視、冰箱、洗衣機、路由器、音箱等5款旗艦級AIoT生態產品。
雷軍表示,今年是小米高端化的第五年,也是對標蘋果的第五年。小米17標準版在質感上進行了重點升級,細節精致度不亞于iPhone。性能方面,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的CPU性能比肩蘋果A19 Pro,GPU性能提升明顯。
屏幕方面,小米新一代屏幕發光技術體系M10實現了行業最高的發光效率。小米17標準版續航超過蘋果iPhone 17全系列,在多項指標上達到或超過了iPhone 17 Pro版。
小米17 Pro和Pro Max的背屏是核心亮點,可以顯示家人照片、萌寵、通知等信息,還能控制音樂播放和小米汽車。背屏自拍功能讓用戶可以用更強的后置主攝進行自拍。
拍照能力上,Pro版搭載了潛望式徠卡浮動長焦,支持10倍無損變焦和20cm微距拍攝。主攝使用了光影獵人950L傳感器,動態范圍最高達到16.5EV,是幾年前小米與索尼定制的一英寸IMX989傳感器的50多倍。
Pro Max搭載了大底潛望長焦鏡頭,傳感器尺寸達到1/2英寸,進光量提升30%。盡管配備了背屏和大容量電池,Pro Max的重量控制在219g,厚度僅8mm,屏幕尺寸為6.9英寸。
在屏幕技術方面,Pro Max使用了“超級像素”技術,采用全RGB排列,每顆像素都有完整的三色像素,清晰度更高,功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