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暨大國工匠論壇近日在重慶拉開帷幕,湖北“智造”攜多項突破性技術成果亮相,成為全場矚目的焦點。從智能駕駛到電力施工,再到6G通信,湖北以一系列創新實踐,展現了中部地區崛起的強勁動能。
在智能駕駛領域,東風嵐圖以“智駕賦能汽車創新”為主題,展示了三年內實現三代系統迭代的成果。從第一代5TOPS算力的域控制器,到第二代16TOPS行泊一體系統,再到第三代具備高速導航輔助駕駛和記憶泊車功能的“中央大腦”,嵐圖不僅實現了關鍵系統國產化率超過80%,還在耐高溫自主散熱、懸架與阻力集成控制等方面取得多項突破。目前,其正在研發的EMB電制動系統預計明年量產,有望顯著提升制動響應速度和行車安全。
電力施工領域,國網湖北送變電公司研發的“雙分裂導線間隔棒安裝機器人”引發關注。該機器人通過無人機吊裝、北斗定位和機械臂握合技術,可在5分鐘內完成一個間隔棒的全程自動安裝,作業人員無需登塔高空作業。這一創新解決了傳統人工安裝勞動強度大、安全風險高的問題,已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銅獎,并在全國16個省市推廣應用,實現銷售收入超4700萬元。在西藏等高海拔地區,其高效性和安全性得到電力部門高度認可。
面向未來的6G技術預研中,中信科移動展示了業界首創的“基于全息超表面新型天線陣列(二代)樣機”。該技術以智能超表面替代傳統有源天線陣列,通過低成本、低功耗的可控單元實現波束精準調控,有效突破了毫米波天線在成本、體積和部署上的技術瓶頸。目前,中信科移動已打造6G端到端技術驗證平臺,推動通信感知一體化、算力網絡等前沿技術從概念走向落地,為我國6G技術研發注入湖北智慧。
這些成果的背后,是湖北工匠團隊的支撐。近年來,湖北涌現出“銀線數智建設創新工作室”“沈忱創新工作室”等高能級創新團隊,逐步構建起覆蓋多領域的職工創新工作體系。從高端制造到能源基建,再到未來通信,湖北正以體系化創新推動“智造”崛起,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