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舉辦的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吳泳銘發表了重要演講,描繪了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他明確指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AGI)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即將到來的現實,但這僅僅是人工智能發展旅程的起點,終極目標是打造能夠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類的超級人工智能(ASI)。
吳泳銘首次系統闡述了阿里巴巴邁向ASI的三階段演進路徑。第一階段為“智能涌現”,AI通過廣泛學習人類知識,獲得泛化智能能力,能夠理解人類意圖并解答問題。目前,AI已逼近人類各學科測試的頂級水平,如國際數學奧賽的金牌水平,展現出解決真實問題的潛力。
第二階段是“自主行動”,AI不再局限于語言交流,而是具備了在真實世界中行動的能力。通過Tool Use能力,AI可以像人一樣調用外部軟件、接口和物理設備,執行復雜的真實世界任務。同時,大模型Coding能力的提升,使AI能夠解決更復雜的問題,并將更多場景數字化。這一階段,AI將快速滲透到物流、制造、軟件、商業、生物醫療、金融、科研等幾乎所有行業領域,極大提高生產力。
第三階段為“自我迭代”,AI通過連接物理世界并實現自學習,最終實現“超越人”。這一階段的關鍵在于AI能夠直接從物理世界獲取更全面、更原始的數據,并通過自主學習不斷優化和升級模型。隨著能力的持續提升,AI將自我迭代出超越人類的智能能力,推動科技進步的速度超越想象。
為實現這一目標,吳泳銘明確了阿里云的戰略路徑。作為“全棧人工智能服務商”,阿里云將通過兩大核心路徑實施AI戰略。一是通義千問堅定開源開放路線,致力于打造“AI時代的Android”,支持開發者生態,探索AI應用的無限可能。二是構建作為“下一代計算機”的超級AI云,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網絡,滿足海量計算需求。
吳泳銘表示,阿里巴巴正在積極推進三年3800億的AI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并將會持續追加更大的投入。根據遠期規劃,為了迎接ASI時代的到來,對比2022年這個生成式AI的元年,2032年阿里云全球數據中心的能耗規模將提升10倍。這一飽和式投入旨在推動AI行業的發展,為ASI時代的到來奠定堅實基礎。
在演講中,吳泳銘還強調了大模型作為下一代操作系統的重要性。他認為,大模型將替代現有操作系統地位,成為連接真實世界工具接口的核心平臺。未來,幾乎所有用戶需求和行業應用都將通過大模型相關工具執行任務,大模型將成為AI時代的OS。
同時,吳泳銘指出,超級AI云是下一代的計算機。隨著數據中心計算范式的革命性改變,從CPU為核心的傳統計算向GPU為核心的AI計算轉變,需要超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和全棧的技術積累。只有超級AI云才能夠承載這樣的海量需求,未來全世界可能只會有5-6個超級云計算平臺。
對于超級人工智能到來后人類與AI的協作關系,吳泳銘表達了樂觀態度。他認為,ASI將指數級放大人類的智力杠桿,使人類能夠更高效地創造價值。未來,每個家庭、工廠、公司都將有眾多Agent和機器人24小時服務,人類與AI將形成嶄新的協同方式,共同推動社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