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最新統計,截至2025年8月底,我國5G移動電話用戶規模突破11.54億戶,占總移動用戶數的63.4%,標志著5G技術已深度融入大眾生活。與此同時,全國5G基站總數達到464.6萬個,覆蓋90%的行政村,占全部移動基站的36.3%,為數字經濟發展筑牢了基礎設施根基。
自2019年5G正式商用以來,我國不僅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還在標準制定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目前,我國5G標準必要專利占比超過42%,2024年起進入5G-A大規模部署階段,應用場景已覆蓋86個國民經濟大類。從“建得好”到“用得好”的跨越,正推動數字經濟與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
5G技術的產業價值持續釋放。在工業領域,“5G+工業互聯網”項目累計突破1.85萬個,成為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隨著“人工智能+”戰略的深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三新經濟”規模已超24萬億元,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
網絡建設模式的創新同樣帶來顯著效益。我國通過共建共享模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5G網絡,超過150萬個基站實現鄉鎮及以上區域連續覆蓋。據測算,該模式累計節約投資超3800億元,每年減少碳排放1300萬噸,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