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車市場呈現出新的變化態勢,曾經被頻繁唱衰的燃油車,如今銷量出現積極轉變。自6月起至8月,燃油車銷量連續三個月保持增長,在經歷多輪沖擊后逐漸站穩腳跟,甚至有逆轉局勢的可能。
燃油車銷量回升,與眾多傳統車企的積極調整策略密切相關。外資車企將多款B級車價格大幅下調,降至以往A級車的價位,與過去價格居高不下甚至加價銷售的情況形成強烈反差,重新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國產燃油車同樣采取激進策略,部分車型價格降至5萬元以下,甚至出現售價不到4萬元的SUV,如此親民的價格,相較于同檔次電車具有明顯優勢,讓不少消費者心動。
燃油車在使用便利性和耐用性方面,也展現出獨特優勢。除了眾所周知的加油速度快之外,傳統燃油車結構簡單,維修難度低。一般的小問題,街邊維修店就能輕松解決,且維修費用低廉。不少品牌的燃油車部分配件實現了通用,進一步降低了使用成本。
反觀電車,盡管具備動力強勁、行車舒適等優點,但在維修保養方面卻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電車技術復雜,維修需要車企指定的維修店,并使用專門工具。有美國車企的電車甚至被指出,遇到較嚴重的問題,4S店都無法處理,必須返廠維修。另一方面,車企涉嫌壟斷維修市場。澳大利亞曾對幾家中國電車企業采取罰款措施,原因就是這些企業試圖在賣車后,通過維修保養持續獲取高額利潤。據了解,部分電車企業連噴漆、換輪胎等簡單維修服務,都要求在4S店進行,價格比第三方維修店高出五成。
除了維修保養費用高昂,電車還面臨其他不利因素。充電費用不斷上漲,特別是在大城市和高速公路等區域,充電價格直逼2元每度電,這使得電車的能源成本與燃油車的差距逐漸縮小。而燃油車通過采用節油混動技術,能源成本進一步降低,與電車的差距愈發不明顯。
隨著首批電車車主進入換車周期,二手電車市場表現不佳的問題逐漸凸顯。這些車主發現,二手電車在二手車市場幾乎無人問津,價格極低,而二手燃油車的價值相對較高。因此,燃油車車主更換新車的成本遠低于電車車主。
電車的保險費用也在持續上漲。保險公司表示,電車承保業務至今仍處于虧損狀態,這與電車事故率偏高、維修費用遠超燃油車密切相關。因此,電車的保險費一直高于燃油車,上漲的保險費讓電車車主負擔加重。
明年,電車全免購置稅的政策將被取消,這一系列因素疊加,使得電車曾經的經濟優勢不再明顯。據調查,約兩成的電車車主表示,換車時將重新考慮選購燃油車。畢竟,消費者購車是為了提升生活便利性,而非增加麻煩。相比之下,燃油車在使用上的簡單便捷,顯然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