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執掌奧迪兩年后,全球CEO高德諾(Gernot D?llner)交出了一份以轉型為核心的成績單。這家擁有116年歷史的德國豪華汽車品牌,通過一周內連續發布兩款里程碑式新車——全新Concept C電動概念跑車與新能源品牌AUDI旗下首款車型E5 Sportback,正式宣告其新能源汽車轉型方向的確立。前者體現了奧迪總部設計理念的革新,后者則標志著奧迪在中國市場開辟了一條全新路徑。
這兩款新車的推出并非簡單的產品更新,而是奧迪開啟大規模新能源產品布局的信號。對于數年未推出重磅車型的奧迪而言,它們既是轉型的起點,也是打破傳統平衡的契機。高德諾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坦言,中國是推動奧迪變革的關鍵力量,但這場“刀口向內”的改革并非一帆風順。從組織架構調整到高層頻繁變動,奧迪的轉型之路充滿挑戰,目前仍在探索加速轉型的可行方式。
在轉型策略上,高德諾推翻了前任CEO設定的“2033年全面電動化”目標,轉而采取多元化技術路線,涵蓋燃油、插電混動和純電動。這一調整被外界視為轉型步伐的緩和,但內部人士透露,高德諾實則以更緊迫的態度推動改革。上任后,他制定了“奧迪未來計劃”,引入矩陣式組織架構以加快研發速度,并任命具有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領域經驗的Geoffrey Bouquot為新研發負責人。今年6月,曾任捷豹路虎設計總監的馬西莫·弗拉斯切拉(Massimo Frascella)接任設計總監,標志著奧迪設計風格向新能源時代的轉變。
慕尼黑車展上亮相的Concept C概念車成為新設計理念的首個載體。這款被定位為奧迪經典跑車TT電動繼任者的車型,以“極致簡約”為核心,摒棄了傳統的優雅幾何主義,轉而采用更簡潔的造型語言。高德諾強調,這一理念不僅體現在產品設計上,更推動了公司流程和組織架構的重塑。據悉,Concept C從立項到量產僅用30個月,計劃于2027年上市,成為奧迪開發周期最短的車型。奧迪將其解讀為“將中國速度帶到德國總部”的革命性嘗試。
在華技術合作方面,奧迪采取了“左右開弓”的策略。一方面,與華為合作,為奧迪A5L和Q6L e-tron搭載高階智駕系統;另一方面,通過上汽奧迪推出專屬中國市場的新能源品牌AUDI,首款車型E5 Sportback采用寧德時代電池和Momenta智駕技術,同時保留了奧迪標志性的quattro四驅系統。這款售價23.59萬元起的車型,試圖以“德系基因+本土技術”的組合挑戰傳統豪華車市場格局。
奧迪中國總裁羅英瀚表示,今年奧迪將在中國推出7款新車,涵蓋燃油和電動領域,分別由一汽奧迪和上汽奧迪投產。這種“雙合作伙伴、雙品牌戰略”的格局,使奧迪能夠覆蓋更廣泛的市場區間。然而,平衡兩個合資公司的研發節奏和產品力成為新挑戰。羅英瀚透露,一汽奧迪正在加強本土研發能力,而AUDI品牌的快速開發流程已反哺至全球市場。
面對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奧迪在智能駕駛技術上保持動態調整策略。羅英瀚稱,奧迪已與華為和Momenta展開深入合作,未來將根據市場反饋和產品規劃決定是否深化合作。他強調,奧迪希望與合作伙伴建立長期穩定的關系,以確保產品一致性和合作效率。對于開發周期的堅持,羅英瀚表示,奧迪仍需保證兩冬兩夏的測試和品質把控,但AUDI品牌的開發速度已幫助四環品牌更快同步全球產品。
高德諾坦言,奧迪不會盲從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而是基于細致洞察和審慎評估做出回應。他認為,高端車型的價值仍體現在駕駛體驗和整體效能上。盡管全球市場分化加劇,但奧迪不排除將中國合作模式擴展至全球的可能性。高德諾特別欣賞中國合作伙伴的執行速度,認為值得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未來,奧迪將繼續引入高性能車型如RS系列,并探索更高效的合資模式和組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