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俗稱“人造太陽”)概念牛股國光電器突傳消息。
7月22日晚間,國光電氣(688776)披露公告稱,公司當日收到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監委工作電話通知,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濘被實施留置。
為確保公司正常經營,公司董事長張亞代為履行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責。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正常,控制權未發生變化,該事項預計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簡歷顯示,李濘出生于1982年,回族,甘肅天水人,本科畢業于四川大學物理專業,碩士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博士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專業。現任成都國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董事會秘書、董事會非獨立董事。2024年李濘在國光電氣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73.5萬元。
李濘作為項目負責人/技術骨干,承擔/參與數十個研發項目,項目經費近億元。其中包括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國家磁約束核聚變專項項目等,獲得授權發明專利5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2項,先后5次獲得成都國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國光獎章”,2023年榮獲“四川企業技術創新突出貢獻人物”。
去年3月11日,國光電氣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張亞家屬的通知,張亞被實施留置。但在去年9月,張亞已正常履行公司董事長等相關職責。
根據2024年報數據,剔除獨立董事、監事會主席、監事后,國光電氣共有15位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2024年合計領取報酬447.11萬元,平均薪酬43.35萬元,年薪中位數為43.49萬元。其中,總經理、非獨立董事及核心技術人員李濘薪酬最高為73.50萬元,核心技術人員史佩杰薪酬最低為16.43萬元(2024年任期不滿1年的不參與統計)。
公司官網顯示,成都國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源于1958年,是我國微波電子器件主要科研生產基地之一。位于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龍泉產業園,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2021年8月,國光電氣在科創板上市。
目前,國光電氣的主業包括微波器件和核工業設備。公司產品門類主要包括各類微波器件(電真空、固態)及組件、真空接觸器、真空滅弧室、工業用微波能產品、機載廚房服務設備(含高鐵服務推車等)、真空規管、真空計、真空工藝設備、真空測控設備、移動壓力容器測控組件等。
方正證券近期發布研報稱,該公司長期深耕核聚變領域,已為EAST、HL系列裝置配套關鍵部件,并參與BEST、Z箍縮混合堆等新項目的燃料系統建設和部件研發。公司積極推進核電資質認證,布局特殊氣體制備系統等增量市場,隨著合肥BEST項目正式啟動,成都先覺聚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預示今年成都混合堆可能將為公司訂單帶來正面作用。
2025年1月至今,受可控核聚變相關消息刺激,國光電氣股價震蕩上行,最高漲幅達176.68%。
不過,7月22日,國光電氣股價大跌8.03%,截至收盤,公司股價為93.7元/股,最新市值為10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