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越大,血脈覺醒概率越高。開始熱衷養生尋醫問藥、開始不自覺囤積黃桃罐頭玻璃瓶、開始愛上鳳凰傳奇和給花拍照,中國孩子有很多DNA復蘇時刻。
最近又多了一個逛博物館時被古人把玩的串珠和各類珍珠翡翠玉石首飾硬控,這是之前參觀博物館時從未有過的發現和體驗:老祖宗的審美竟然這么絕?
文玩女孩的血脈覺醒時刻,是在逛博物館第一次被玻璃展柜里的珠光寶氣吸引。
然后真切感受到什么叫“中式奢侈品”。
如果說奢侈品原本是愛馬仕們通過商業運營打造的“稀缺性符號”,那玻璃展柜里的光亮水潤得像剛從清代哪個后宮妃子手腕上擼下來的十八子手串,才展示出奢侈品的真正精髓,在于能穿越時空的精湛工藝和文化底蘊。
圖源:小紅書@西西古月、@一念七寶珠飾
看過一圈各大博物館里展出的東漢的瑪瑙、戰國的水晶、明代的碧璽、清朝的翡翠后,市面上再好的串珠都屬于“莞莞類卿”。
古代貴婦滿頭珠翠都是全國能人巧匠凝練的心血,當代貴婦排隊買爆主打傳承古法工藝的老鋪黃金。不過后者也不過是老祖宗玩剩下的萬分之一。
文玩女孩一邊分享著“一眼萬年”的白月光首飾,召喚義烏工廠老板;一邊在小紅書上圍觀串珠大神炫技,或者通過自制白月光替身實現“文玩”自由。找不到色澤一樣的橢圓水晶就用圓形平替材質,雖然只能照貓畫虎,評論區依然狂喊上鏈接,展現了串珠手藝人的復刻速度和文玩女孩對平替國寶日益增長的需求之間的矛盾。
圖源:小紅書@番茄咕咕
歷史上串珠不同造型有不同用途場景,比如官員貴族佩戴的朝珠興起于朝堂之上,手串則濫觴于后宮之中。比如清朝一種手串,除了戴于手腕之外,也能被懸掛在衣襟扣絆。這樣既方便隨身攜帶,又方便在誦經時捻轉記數。所以宮廷手串特意設計了掛扣,方便懸掛在紐扣上佩戴。
清代宮中的嬪妃們和現代小紅書女孩們跨越百年達成審美一致。比如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十八子手串,粉色碧璽和滿綠翡翠看得玻璃外的文玩女孩心神蕩漾,目前已經成為小紅書上的最經典的串珠造型模版之一。
圖源:小紅書@來自西湖的禮物
有的串珠愛好者在博物館里找到靈感,感謝“老祖宗的美學饋贈”,買了好多珠子但不知道如何設計,直接照抄中式老錢風絕對不會出錯,畢竟商周時期的串珠首飾,時髦得像上周剛設計的。
時尚是個超巨大輪回,輪回周期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以前你嫌盤串是中年男子的油膩愛好,現在的手串是天生的時尚圣體。
畢竟光是顏色和材質的自由組合就能創造無數種風格潮流趨勢,綠松石、瑪瑙、碧璽、珊瑚就是純天然“多巴胺”配色,穿搭是個人風格的外化在串珠里就尤為明顯:碧璽水晶和田玉營造的是中式淡人味,綠松石戴起來就是撲面而來的夏日清新,金絲楠木琥珀百香籽一戴,是old money專屬“卡其色系”。
眾所周知穿了和穿搭的最大區別在于“配飾數量多少”,作為配飾的串珠是當下最火的點睛之筆之一。
拿“時尚風向標”女明星舉例,疊戴的橄欖色念珠在寧靜身上的就是桀驁不馴內味兒;楊天真手腕和脖子上的南紅手串,配合復古的發型和絲絨的罩衫,反而有種復古名伶感。串珠顏色和材質之豐富,自帶新中式氣質,所以總能“混搭”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蘋果CEO蒂姆·庫克把沉香木手串跟Apple watch疊戴在一起,被敏銳的小紅書人捕捉到,科技大佬引領了一陣古今中外的碰撞美;
圖源:小紅書@明星同款
當然串也不一定非要戴身上才能起到裝飾的作用,有串珠大戶把心愛的首飾放在透明袋子里做成“串珠痛包”,每天背著上班也是一道靚麗風景。
“手串”從崇拜圖騰到貴族配飾再到平民百姓把玩的裝飾,從造型到受眾面一直在進化中,2025年串珠再次被文玩女孩們玩出各色花樣。從數據上“老祖宗的審美”正在熱火朝天地傳下去。#文玩女孩#文玩配飾 等相關話題在小紅書上的瀏覽量已經突破百億,僅#文玩女孩話題就吸引來2700萬規模的討論。
為啥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把串焊在手上?10年前貴婦還人手一個梵克雅寶四葉草,10年后老鋪黃金和滿綠手鐲成了品味和財力標桿。幾千年沉淀下來的文化自信和對國外奢侈品商業運作法則的祛魅同步進行,中式審美占據上風,因為這是咱們自己獨有的厚重感。
今年奢侈品牌陸續被曝光手袋制作過程為機器生產、2.6萬包包制作成本僅500元,當國外奢侈品鼓吹的“手工藝附加價值”逐漸土崩瓦解,祛魅就產生了。最近貝恩合伙人提到整個奢侈品行業在中國市場不盡人意,其中一個重要沖擊就是中國對本土制造的自豪感日益增強。
手串的“奢侈調性”背靠的是文化底蘊,所以也自帶高性價比屬性。不是老鋪黃金買不起,是DIY的文物更有性價比。不像黃金首飾眼看著價格水漲船高,盤串主打豐儉由人?;◣资畨K也能買到平替材質靠設計戴出風格,貴價手串根據材質高低,既能滿足高調地標榜身份(比如帝王綠)又能低調地彰顯品味(比如老南紅)。
串相比一般配飾更具備超出時尚消費符號之外的“情緒價值”。從雍和宮水晶手串開始的轉運神器開始,手串就帶著一些東方神秘色彩。誰能拒絕能招財運、求事業、抗水逆的手串呢?有的考研黨為上岸買齊七種顏色手串,有的程序員把黑曜石串成代碼圖案。最近流行“十八子”手串,每顆珠子材質造型各不相同,對應著對身心靈各方面的護佑。
圖源:小紅書@花喵喵
玄學有沒有效果不好說,但一定起到了心理安慰的作用。最近一款專門治療ADHD(注意力缺陷)問題的“塑料玩具”tangle在小紅書上走紅,長得像電話線,使用方法就是“盤它”,已經被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納入注冊醫療設備。其實原理和盤串一樣,主打“符合人體工學、更好地控制身體、緩解焦慮和壓力”。在解壓方面,中式盤串領先幾百年。
當盤串的受眾人群越來越廣,盤串文化和圈子也就擁有了江湖上的一席之地。
如果問串珠手藝人、盤串愛好者、串珠穿搭潮人哪里最多?那么小紅書這塊陣地“圈子”土壤尤其肥沃。
互聯網時代人與人的鏈接有的靠對八卦共同的吐槽好奇、有的靠對親密關系的追尋,在小紅書孤獨的個體因為“共同的興趣”走到一起。愛好應該是最不分年齡性別的社交門檻和最平等的交流方式。曾經中年人“統治”的文玩領域,現在擠滿文玩女孩、二次元手作人還有天南海北的中小學生。
小紅書上的盤串圈子主打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時尚弄潮兒盤點串珠穿搭、二次元搞串珠谷子、歷史愛好者科普串珠文化、博物學家和從業者每天分享一種“串珠材質”。目前站內用戶文玩珠寶玉石的認知率高達55%。興趣催生了交流和交易,于是“文玩女孩”濃厚的興趣氛圍在社區的土壤里轉化成了消費氛圍。
圖源:小紅書@小豬斑納
有的地方是貨生產出來然后賣給你,小紅書是一幫文玩女孩到處找各種風格材質價位的“貨”。于是小紅書電商順滑地鏈接了文玩新需求與優質供給,結果就是小紅書上大盤用戶的文玩珠寶玉石購買滲透率已經達到40.4%。
現有需求和興趣土壤,站內結出「優質商家」的果實。不少文玩串珠商家在小紅書混得風生水起,因為這里愛好者多,懂行的人多。比如店鋪「香木雅舍」主理人,這個“文玩二代”原本是在山西長治城隍廟古玩街開店,有超過十年的線下店鋪經營經驗。后來團隊發現小紅書這里的用戶“更懂行”,接受度更高但對于審美也更有追求。
圖源:小紅書@周大生電商運營嘉子、@d'Art 藝境
于是設計師團隊從古典書籍、博物館館藏、藝術作品中尋找設計靈感,再增加DIY設計,給文物增加時尚屬性,幫文玩女孩體驗“古代貴婦的快樂“,實現首飾自由。
圖源:小紅書@香木雅舍
賣文玩的商家和消費者之間與其說是交易關系,不如說更像共創關系;消費者甚至還擔任著“產品經理”和“宣傳大使”。
Shannai Jewellery主理人店鋪產品的設計靈感主要來自于生活小細節的感知與觸動,同時每周會觀察討論小紅書站內的趨勢、熱點、熱搜詞,結合趨勢發布調整產品發布與布局。她還會加各種群,然后跟小紅書網友一起聊天,大家都會在里面分享文玩手串類東西的圖片。
商家和用戶是“同好”和圈內人,設計出的產品也就更對“口味”,賣的不單純是手串,還是手串文玩的各種玩法,比如七天不重樣的文玩搭配,更有巧思的創作者,把音樂、電影當作手串的靈感繆斯,把陶喆的專輯和二次元偶像同款戴在手上。
圖源:小紅書@FlowCure、@辣味鍋巴DIY
遠古時期老祖宗將動物骨骼或者貝殼打磨成珠串,作為祛災避難、寄托信仰的載體;后來盤串不拘泥于材質一定是名貴的寶石,被更多人用作“清凈內心”的工具,從身份象征走向世俗社會。
文玩女孩把“串”賦予更多想象力,每日穿搭的風格點綴,也可以安放生活里細碎的快樂,也能寄托對未來的憧憬,在精神緊張的時候把玩在手里,釋放壓力。
熱愛的力量相互碰撞,又激發出“做串”和“戴串”的800種想像。文玩女孩構建起強大的“興趣圈子”,在小紅書這樣的社區和電商中,成為影響商業的新興力量。
編輯|橘總
作者|vista氫商業
設計|胖兔
封面圖源|小紅書@@香木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