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消息,據媒體報道,美國電網正面臨著數十年來最為嚴峻的供需挑戰。
目前,美國最大的電網系統已沒有剩余供電能力來滿足新建數據中心的需求,這使得項目開發商不得不考慮自建配套電廠。
近日,美國PJM電網獨立監管機構Monitoring Analytics的總裁喬·鮑林(Joe Bowring)向媒體透露:“根本沒有新增的發電容量來滿足不斷增長的新增負荷需求。”
近年來,在人工智能技術的驅動下,電力需求急劇上升,給美國電網帶來了數十年來最大的壓力。
而PJM電網作為全美數據中心密度最高的區域,所承受的這種緊張態勢已經持續了一年多。該電網覆蓋范圍廣泛,從華盛頓一直延伸至芝加哥。
針對當前困境,鮑林建議,數據中心開發商如果“真的決心要建設數據中心,就應該自帶發電設施”,這將成為破解當前難題的關鍵方案。
他進一步表示,要求數據中心自建電廠的做法,將有助于消除PJM電網長期需求預測中的重大不確定性。
通過在項目啟動階段就實現供需匹配,這一機制能夠有效篩選項目質量,減少不切實際的規劃申請。
據媒體報道,這種做法還將顯著縮短電網接入的漫長審查流程,為真正具備實施能力的數據中心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從而提升整個行業的運營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2月27日當地媒體播出的一檔節目中,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曾表示,人工智能將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變得更加易于獲取、成本更低,并將被更廣泛地采用,進而催生更多的AI應用。
她認為,從長遠來看,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更多的數據中心和電力支持。
蘇姿豐當時還坦率指出,在過去18個月里,整個供應鏈未能做好充分準備,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工智能的發展。
她強調,我們需要更多的芯片、電力和數據中心,因此,這個領域正在進行更多的建設以應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