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這場資本狂歡的,是一家成立僅兩年的機器人公司——智元機器人。
7月22日,上緯新材的漲勢依舊沒有停歇,截至發稿,繼續漲停走出10連板。
“真是后悔當初沒多買些!”7月22日早盤,盯著屏幕上不斷刷新的行情數據,科創板上市公司上緯新材(688585.SH)股價一路高歌猛進突破歷史峰值,資深中小投資者羅蘇(化名)忍不住連連感嘆。
時間回溯到去年四季度,當時他以每股7元左右建倉上緯新材。此后大半年時間里,這只股票始終在低位徘徊,甚至一度跌破成本價,讓他幾度萌生割肉離場的念頭。誰曾想,今年7月中旬,這只股票突然發力上漲,“粗略一算,短短四個交易日就浮盈12.8萬元,真是不可思議。”羅蘇難掩興奮。
和羅蘇一樣,上緯新材的5000多名股東也在這場資本盛宴中賺得盆滿缽滿。而引發這場資本狂歡的,是一家成立僅兩年的機器人公司——智元機器人。7月8日,上緯新材發布公告稱,智元機器人擬收購公司63.62%股權,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及其管理團隊共同持股的主體,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董事長及CEO鄧泰華,核心團隊包括智元聯合創始人、CTO彭志輝等。
作為科創板上市公司,上緯新材每日漲跌幅限制為20%。上述消息一經公布,市場瞬間沸騰。7月9日復牌首日,上緯新材一開盤就被巨量買單封死在20%的漲停板。此后,其股價如火箭般躥升,連續9個交易日上演 “20CM” 一字漲停,一舉創下A股 “20CM” 一字連板的紀錄,股價從7.78元飆升至40.16元,累計漲幅高達超過400%。截至7月21日收盤,上緯新材最新市值達到162億元,成交額為3.13億元,換手率達1.93%。
上緯新材成立于2000年,總部在上海松江區,主營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乙烯基酯樹脂、特種不飽和聚酯樹脂、風電葉片用灌注樹脂、手糊樹脂、膠粘劑、風電葉片大梁用預浸料樹脂、風電葉片大梁用拉擠樹脂、環境友好型樹脂、軌道交通用安全材料等多個應用系列。
2020年9月,上緯新材以10.04億元市值門檻“壓線”登陸科創板,實際募資僅1.08億元,創下了科創板IPO的最低紀錄,根據彼時資料,倘若再扣除約3752.53萬元(不含增值稅)的發行費用,上緯新材實際募集資金凈額僅為7000萬元左右。顯然,這一低調上市姿態與近期資本市場的狂熱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7月初,上緯新材一則停牌公告引發市場關注:控股股東正籌劃可能導致控制權變更的重大事項。7月8日,謎底揭曉——智元機器人相關主體擬通過協議轉讓結合要約收購方式,收購公司63.62%股份。以本次股份轉讓價格、要約收購價格7.78元/股計算,此次控制權交易總價約21億元。這一跨界并購立即引發資本市場強烈反響。市場普遍認為,若交易順利完成,智元機器人有望摘得“科創板具身智能第一股”的桂冠。
7月9日復牌當日,上緯新材股價毫無懸念地“一字”漲停,隨后開啟連續漲停模式,短短9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超400%。面對股價的異常波動,上緯新材在7月中旬連續發布五份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據該公司最新一份公告披露,截至7月18日,其股價已飆升至33.47元/股,對應靜態市盈率高達152.24倍,滾動市盈率亦達145.50倍,而同期中證指數發布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行業平均滾動市盈率僅為23.85倍。
上緯新材在公告中特別提醒投資者,公司市盈率水平已顯著偏離行業合理區間,希望投資者理性決策,注意交易風險。同時強調,“上述控制權變更尚需履行多項審批程序,包括股東會審議、交易所合規性確認及中登公司股份過戶等,交易最終能否完成仍存在不確定性。”
事實上,隨著上緯新材股價的持續攀升,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意識到,其股價上漲早已脫離業績基本面的支撐,資本炒作跡象明顯。
Wind 數據顯示,7月9日至21日期間,上緯新材連續9個交易日登上龍虎榜。7月21日的榜單顯示,當日買入前五席位合計交易額為1.63億元,賣出前五席位合計為1.26億元。其中,華泰證券北京東三環北路以4600萬元的凈買入額位列買一席位,東亞前海證券上海分公司以3600萬元的凈賣出額占據賣出席位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