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程琦7月21日報道:“今天哪個APP有優惠券?”“這家便宜五毛錢。”——過去幾年,在手機上“比價買菜”已成為許多上海市民的習慣。然而,這場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可能要迎來轉折。在今日舉行的叮咚買菜供應鏈生態峰會上,其創始人兼CEO梁昌霖正式對外宣布,將不再參與行業的價格戰,而是要把全部精力聚焦在“好商品”上,為那些對“吃”有更高要求的家庭,提供一個更放心、更優質的“菜籃子”。
“平庸”商品下架超4000種,只為一盤“更好吃”的菜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開始覺醒,他們對飲食品質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梁昌霖在會上表示。這一轉變,意味著叮咚買菜將告別過去“大而全”的鋪貨模式,轉而深耕生鮮食品這一“一寸窄”的賽道,要把功夫下在“一公里深”的供應鏈里。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叮咚買菜對內部商品開發部門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要么做到“人有我優”,把最普通的大路菜也做出更好吃、更健康的品質;要么做到“人無我有”,開發出能滿足特定需求的差異化商品。
這一策略正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據透露,在過去半年里,叮咚買菜內部已經淘汰了超過4000種表現平庸的商品,目前主打品質的“好商品”占比已提升至40%。
從養黑豬到數字漁倉,為“一口鮮”深入田間地頭
要讓市民的“菜籃子”里裝滿好東西,最關鍵的是要管好源頭。
為此,叮咚買菜正持續向供應鏈的上游深入,叮咚買菜CFO王松在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公司已聯合合作伙伴,在全國建立了黑豬養殖基地和“數字漁倉”。通過親自下場“養豬養魚”,不僅能實現從田頭到餐桌的全鏈路品質管控,讓食材更安全、更好吃,還能發掘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優質農產品。
對于許多消費者而言,這意味著能更方便地買到過去只有在原產地才能吃到的那“一口鮮”。
關注“低GI”和“配料干凈”,讓健康飲食不再是“選擇題”
除了生鮮,對于包裝食品,平臺則敏銳地捕捉到了市民對健康飲食日益增長的需求,尤其是在“配料干不干凈”、“升糖指數高不高”(即GI值)等方面。
“很多消費者想吃得健康,但常常被一些復雜的概念和高昂的溢價搞得頭暈。”叮咚買菜副總裁張奕表示。為了解決這一痛點,平臺率先在業內設立了“低GI食品專區”,并計劃與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等權威機構合作,共同制定標準、開發產品,讓普通市民也能輕松、放心地買到真正健康的食品。
這種對健康的專注,正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叮咚買菜帶有“配料干凈”標簽的商品銷售額已突破5億元;而曾經小眾的“低GI”商品,銷售額也從去年同期的不足百萬,增長至近6000萬元。
“求真溯源”,讓每一口都吃得明明白白
在看得見的商品背后,是看不見的技術在保駕護航。叮咚買菜品控中心負責人武德銀在會上分享了一項正在探索中的“求真溯源系統”。未來,通過數字化和AI技術,消費者有望通過手機掃一掃,就能看到一份蔬菜從種植、采摘到配送的全過程,讓每一口都吃得明明白白、安安心心。
“讓美好的食材像自來水一樣,觸手可得、普惠萬眾,”梁昌霖重申了公司的初心。從不卷價格,到深耕品質;從深入田間地頭,到探索前沿科技,這家起家于上海的“賣菜”公司,正試圖以一種更“實在”的方式,回應市民對美好生活最樸素的向往。
業內人士分析,告別單純的“價格戰”,轉向品質競爭,意味著企業需要投入更多成本在研發、品控和供應鏈建設上。短期來看,部分高品質、差異化商品的定價可能會高于普通商品。但這并不完全等同于“漲價”,而是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為價值付費”的新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