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傳統制造業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從汽車產業的智能化飛躍,到鋼鐵行業的綠色轉型,再到紡織、食品、建材領域的數字化升級,湖北正以“智造加速度”引領產業新風尚。
汽車產業,作為湖北的支柱產業,正步入深度轉型的關鍵時期。嵐圖汽車,這一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崛起,無疑是這場轉型的生動注腳。上半年,嵐圖汽車第20萬輛整車下線,銷量同比增長85%,成為央國企高端新能源品牌的佼佼者。與此同時,東風公司與華為攜手打造的“全新一代天元架構”,正推動著智能駕駛技術的廣泛應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在湖北初具規模,相關企業數量已突破300家。
在鋼鐵行業,武鋼有限新能源無取向硅鋼產線的正式投產,標志著湖北鋼鐵產業向綠色化邁出了堅實步伐。這種核心材料不僅制造難度高、附加值高,而且其綠色化生產流程每年可減少碳排放400萬噸,相當于36萬公頃森林的年吸碳量,展現了湖北鋼鐵行業的綠色擔當。
化工產業的智能化轉型同樣引人注目。應城的雙環科技,通過5G網絡將工廠實時劃分為四色風險區,員工工牌實時回傳定位,安全等級隨關鍵指標變化而刷新,為化工廠織密了一張“安全網”。
紡織、食品、建材產業也不甘落后。在天門市永佳服飾的生產車間,物聯網芯片與數字孿生系統構建的“鏡像工廠”,將衣服的生產周期從72小時縮短至4小時,展現了紡織產業的智能化升級。而在米婆婆5G智能車間,機械臂與無人叉車的靈活應用,以及5G實時監控與AI質檢的護航,讓傳統米酒煥發了新生機。建材行業,華新水泥的生態碼頭與綠色技術,更是為水泥產業注入了綠色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