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領域正經歷一場商業化的熱潮,其標志性事件是一系列金額驚人的訂單頻頻涌現。
針對此次中標詳情,優必選方面僅表示以公告內容為準,未透露更多信息。公告顯示,此次采購方為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以汽車出口為核心業務的公司,背后擁有湖北十堰國資背景。
此前,人形機器人領域另一筆引人注目的訂單金額高達1.24億元,采購方為中國移動,中標方則是智元機器人與宇樹科技,所采購的機器人將用于具體業務場景。這些訂單不僅金額巨大,更透露出人形機器人規模化應用的趨勢。
在這些訂單背后,一個清晰的買家畫像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帶有“國資”背景的戰略性采購方開始加入人形機器人的采購大軍。這些采購方不僅資金雄厚,更擁有長遠的投資視野和風險承受能力,被視為新技術商業化初期的重要推手。
覓億(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結構中,十堰融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為國有獨資企業。一位機器人行業的資深投資人分析,國資背景企業的入場更像是一種戰略性產業投資,旨在搶占未來“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節點。國企掌控的大量結構化、規模化的應用場景,也為人形機器人提供了理想的測試環境。
優必選此次中標并非偶然。此前,該公司已與多家車企及產業鏈巨頭展開合作,包括東風柳汽、富士康等。其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系列已進入領克汽車成都工廠,執行物料搬運、車門質檢等任務。同時,優必選還與北汽新能源、奧迪一汽等車企在工業場景達成合作。
訂單的涌現讓人形機器人廠商倍感振奮,整個產業生態也感受到了市場的脈動。作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重鎮,深圳的機器人產業鏈總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然而,盡管訂單是行業的強心劑,但目前這些訂單的象征意義可能仍大于實際經濟效益。
為了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供應商們正加速技術迭代。優必選近期發布的全新一代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2,搭載了業內首創的“熱插拔自主換電系統”,旨在解決工業場景中的連續作業問題。同時,公司也釋放了積極的產能信號,計劃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能達到1000臺。
然而,交付承諾的背后,是企業面臨的現實挑戰。根據優必選2024年財報,其人形機器人業務在該年度的實際交付量僅為10臺。同時,公司連續多年虧損,營收增長主要依賴毛利率較低的消費級機器人業務。高昂的研發與制造成本、尚不明晰的商業模式,成為人形機器人產業面臨的核心矛盾。
在價格方面,優必選Walker系列人形機器人曾以近600萬元的單臺售價引起關注。盡管公司近年來努力降低成本,推出定價29.9萬元的“天工行者”等產品,但在競爭對手已將量產人形機器人價格打入10萬元區間的背景下,其價格優勢并不明顯。
國資背景買家的入場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商業化按下了加速鍵。然而,這些企業能否將先發優勢轉化為真正的技術壁壘和成本優勢,并在全球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仍需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