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一場新能源汽車安全技術盛會上,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隆重發布了《動力電池年度測試報告(2024)》,并推出了三大創新技術驗證項目,旨在全方位保障新能源汽車用戶的安全出行。
此次發布的測試報告聚焦于動力電池的基礎性能與結構分析,選取了市場上主流的46系列圓柱電池和短刀電池兩大類型進行深入研究。通過一系列無損分析、電性能測試、安全性測試及拆解分析,報告揭示了不同溫度和倍率下的電池放電曲線、循環性能等關鍵數據,并特別關注了電池在極端條件下的健康狀態(SOH)表現。這些成果為動力電池的設計、選型及試驗提供了寶貴的技術參考。
針對新能源汽車在實際使用中可能面臨的涉水、刮底、碰撞等風險場景,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推出了“動力電池全場景技術驗證BSTA”。該項目建立了覆蓋不同車型、環境及階段的動力電池全場景工況庫,采用統一的技術驗證方法與流程,確保在各種用戶場景下動力電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全面驗證。
面對新能源汽車起火這一極端風險,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還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火災安全技術驗證FSTA”。該項目基于動力電池性能、結構研究及實際事故場景分析,構建了涵蓋安全示警、人員防護、次生危害控制等多維度的評價體系。通過系統評估新能源汽車在火災發生前后的安全防護能力,該項目為車企提供了逃生與救援、煙氣及爆炸危害分析等方面的關鍵數據支持。
隨著新能源汽車集成化、多域融合趨勢的加強,行車失控、制動失效等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為應對這一挑戰,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推出了“行車控制安全技術驗證VCTA”。該項目基于EV-UXDB數據庫,評測車輛在關鍵功能受限時的功能安全表現,驗證范圍覆蓋動力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及懸架系統四大核心控制維度。通過構建多域融合動態場景,該項目能夠復現真實駕駛中的緊急、復雜動作,從而系統性評價車輛的行車控制安全。
中汽中心新能源檢驗中心表示,將持續關注技術本源,立足用戶場景,利用數據庫、AI大模型等前沿工具,不斷迭代試驗方法,助力車企提升產品安全品質,全方位守護用戶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