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至9日,海南國際醫學中心(簡稱HIMC)實驗平臺接連完成兩項實驗——7月8日完成蛋白質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7月9日完成核酸瓊脂糖凝膠電泳,標志著HIMC科研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蛋白質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實驗分三個環節實施:一是采用配膠試劑盒配制分離膠與濃縮膠;二是利用伯樂電泳儀、電泳槽,在緩沖液體系中對蛋白質樣品進行電泳分離;三是取出凝膠觀察條帶,完成實驗效果驗證。
核酸瓊脂糖凝膠電泳實驗遵循標準化實驗流程推進:首先使用超純水稀釋50xTAE溶液制備1xTAE緩沖液,再以 1xTAE緩沖液配制0.7%瓊脂糖凝膠,待凝膠凝固后放入裝有1xTAE緩沖液的水平電泳槽中,加入DNA樣品;隨后將電泳槽連接PowerPac?基礎電泳儀電源,在120V電壓下進行電泳,至溴酚藍指示劑接近凝膠末端時停止;最后使用凝膠成像系統觀察凝膠,用紫外光激發染料分子產生熒光,完成DNA條帶的觀察與記錄。
實驗的順利完成,表明HIMC實驗平臺的儀器設備、試劑耗材及操作流程已形成完整閉環,可滿足標準化實驗開展需求。這為HIMC科研工作的啟動與推進提供了基礎支撐。
此次系列實驗同時承擔著迎接新生的壓力測試任務。通過模擬學生實驗場景,驗證了平臺在實驗教學方面的承載能力,表明HIMC已具備開展學生實驗教學的基礎條件。
隨著兩項實驗相繼完成,HIMC將進一步完善實驗平臺功能,逐步拓展實驗項目覆蓋范圍,為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提供持續保障。下一步,HIMC將聚焦基礎實驗教學與科研需求,優化設備配置與管理機制,提升平臺運行效能,為教學科研活動有序開展筑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