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自6月26日發布以來,迅速成為市場熱點。新車發布當晚,不僅是車輛被搶購一空,更是引發了一場關于“速度與金錢”的較量。二手車市場上,小米YU7的身影已屢見不鮮,且價格普遍高于官方售價。
據調查,全國范圍內已有近百臺小米YU7流入二手車領域,這些車輛大多為Max版本,且行駛里程極少,堪稱準新車。二手平臺上,小米YU7的掛牌價多在35萬至39萬元之間,較新車原價高出1萬至2萬元不等。這一加價現象,無疑讓急于提車的消費者付出了更多代價。
一位二手車商透露,他手中的鈦金屬色MAX版本小米YU7,加價約1萬元后出售。另一位車商則表示,其手中的鎏金粉版本更為稀有,因此加價1.6萬元出售。面對長達數月的交付周期,部分消費者選擇直接加價購買現車,以節省時間成本。
回顧新車發布之初,小米YU7的市場反響熱烈。官方數據顯示,新車發布3分鐘內大定數量就突破了20萬臺,1小時內更是達到28.9萬臺。然而,面對長達數月的提車周期,不少消費者選擇了在二手市場上尋找現車。與此同時,閑魚等平臺上也出現了大量小米YU7的轉讓訂單,聲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提車。
然而,這些轉讓訂單背后卻隱藏著不少風險。小米官方購車協議中明確規定,車輛登記主體信息不可隨意修改,且僅允許直系親屬之間進行轉單。但仍有不少消費者因急于提車而上當受騙,最終錢、車兩空。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車官方對于“轉單”業務持否定態度,明確表示購車人無法進行變更。因此,消費者在二手市場上購買現車時,務必謹慎核實車輛信息,避免上當受騙。同時,對于加價購車現象,也需理性看待,根據自身需求和經濟實力做出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