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科技高級副總裁曹力在近日的發布會上透露,零跑C11年度改款車型在造型、座艙、續航、輔助駕駛、駕控及安全六大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超過48%的核心零部件得到更新與提升。這一消息標志著零跑科技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又一次重要邁進。
從外觀上看,新款C11雖然變化不大,但取消了老款增程版的密集中網設計,轉而采用與純電版相同的封閉式前臉,配以貫穿式燈帶和分體式大燈,增添了一抹科技感。新增的霧凇米配色,以及隱藏式門把手、無邊框車窗和雙層靜音玻璃等設計細節,使得整車風阻系數降低至0.28Cd,進一步提升了行駛效率。
內飾方面,新款C11進行了大幅調整。曾經的副駕娛樂屏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17.3英寸2.8K懸浮中控屏、60寸AR-HUD以及全液晶儀表。車機系統也升級為高通8295芯片配合Leapmotor OS 4.0 Plus,支持DeepSeek+通義千問雙AI語音模型,極大地提升了用戶體驗。前排座椅升級為加熱、通風、按摩全系標配的“舒適云感座椅”,副駕更是配備了帶有腿托的“女王座駕”,進一步提升了乘坐舒適度。
在續航方面,純電版車型升級為全域800V高壓平臺,電機功率從200kW提升至220kW,電池容量增至81.9kWh,CLTC續航里程達到640公里(老款為580公里)。增程版車型則統一將純電續航里程提升至300公里(老款為170/285公里雙版本),快充時間縮短至18分鐘(30-80%)。
智能駕駛方面,新款C11除入門款純電車型外,其余四款車型均新增頂置激光雷達,全車配備27個傳感器(老款無激光雷達),搭載高通8650芯片(200TOPS算力),支持NAP高速領航、城市通勤領航、記憶泊車等高階功能,進一步提升了駕駛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新款C11全系標配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懸架,并新增FSD可變阻尼減振器,使得舒適性提升20%,操控性提升10%,為駕駛者帶來更加平穩和流暢的駕駛體驗。
在發布會上,零跑科技創始人朱江明表示,零跑科技始終將自己定位為技術的跟隨者,而非引領者。“我們不用最先進的技術,因為技術成熟需要時間,需要等到成本下降到最合適的時候。”他解釋說。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盡管朱江明認為VLA(Vehicle-to-Everything)是未來的趨勢,但他同樣認為技術需要時間和積累。
朱江明還透露,零跑內部在產線自動化方面的評價也是基于成本效益的考量。“如果投入智能化設備的成本在三年內無法通過提高生產效率來收回,那我們就會重新考慮。”他說,“因為技術進步太快,三年后現在的設備可能已經過時,成本也會大幅下降。”
曹力在交流現場給媒體算了一筆賬,指出零跑65%的成本是自研的,如果選擇外采供應商,至少會有15%的毛利。這意味著,在同等配置和價位的車型中,零跑的成本控制能力使得其售價更具競爭力。
零跑C11的市場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2024年,零跑全年總交付量達到29.4萬輛,同比增長103.8%,其中C11交付量超過8萬臺,成為品牌的銷量擔當。即使在車款生命末期的今年5月份,C11依然以8225輛的成績位居中型新能源SUV銷量榜第四位。
朱江明自豪地表示,2021年上市的新能源車中,到今天還能持續熱銷、保持強大生命力的,除了特斯拉Model Y,就是零跑C11。他計劃將C11繼續迭代下去,將其打造成品牌的經典產品。
展望未來,朱江明將零跑目前的發展階段比作“解放戰爭”。他認為,國內汽車行業已經從“敵我矛盾”轉變為“人民內部矛盾”,大家都在同一個市場競爭。零跑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成為“百萬輛級別的盈利車企”,并計劃在今年年底和明年陸續推出新產品,聚焦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面對小米等競爭對手的壓力,朱江明顯得從容不迫。他表示,零跑的銷量目前仍然領先,但他也意識到市場競爭的激烈,需要不斷提升銷量、增強盈利能力和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