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沉寂許久的威馬汽車似乎迎來了重生的曙光。一份名為《新威馬汽車致供應商白皮書》的文件在網絡上流傳,透露了威馬汽車即將恢復生產的計劃及其宏偉的未來藍圖。
據悉,這份白皮書詳細規劃了威馬汽車從2025年至2030年的發展路徑。在復興階段,即2025年至2026年,威馬計劃于今年9月重啟EX5和E.5兩款車型的生產,目標年產銷量達到1萬臺,并爭取達到2萬臺。同時,公司還計劃在泰國建立KD工廠,以開拓東南亞及中東市場。2026年,產量目標設定為10萬臺。
進入2027年至2028年的發展階段,威馬汽車的年銷量目標將躍升至25萬至40萬臺,并計劃量產高階輔助駕駛車型,啟動IPO籌備工作。而在2029年至2030年,新威馬將挑戰年產銷100萬臺的目標,實現營收1200億元,旨在構建智慧出行生態圈,成為行業的新標桿。
然而,這份看似振奮人心的計劃背后,是誰在主導威馬汽車的重生?據了解,去年威馬汽車啟動破產重整并招募投資人,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成為唯一的意向投資方。而翔飛汽車與寶能汽車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市場早有傳言寶能汽車有意收購威馬。今年6月,威馬汽車的幾款車型甚至出現在深圳寶能汽車展示中心。
威馬汽車的創始人沈暉,曾是一位在汽車行業擁有輝煌履歷的資深人士。他在吉利任職期間,帶領團隊完成了對沃爾沃的收購,并負責重組沃爾沃全球治理構架。沈暉的專業背景和國際化視野,曾幫助威馬汽車在創業初期贏得了良好的開局。
從2017年至2022年3月,威馬汽車相繼完成了A至D輪的12次融資,融資總額超過350億元,成為上市前融資最多的造車新勢力之一。然而,盡管威馬汽車在產品量產方面搶占先機,2019年整體交付量破萬,銷量在新勢力中排名第二,但其后續發展卻未能持續強勁。2021年,威馬汽車的銷量僅為4.4萬輛,遠落后于同期創業的“蔚小理”。
威馬汽車的財務狀況也逐漸惡化。造車行業燒錢迅速,而威馬汽車在上市之路上屢遭挫折。盡管公司曾謀求海外、科創板及港股IPO獨立上市,但均未成功。截至2022年3月末,威馬汽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36.78億元,資金儲備已難以支撐公司的燒錢速度。2022年10月,公司不得不宣布全員降薪,以節省開支。
生死關頭,威馬汽車仍在奮力自救。2023年初,港股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宣布擬以20.23億美元收購威馬汽車全部股份,并計劃通過配套融資為威馬籌集經營所需資金。然而,這一計劃最終在當年9月宣告失敗。幾乎與此同時,納斯達克中概股開心汽車也宣布與威馬汽車簽署了非約束性并購意向書,但威馬汽車終究未能等到上市的那一天。
2023年10月,威馬汽車向法院申請重整,命運懸于一線。如今,隨著《新威馬汽車致供應商白皮書》的流出,威馬汽車似乎看到了重生的希望。然而,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日益挑剔的眼光,威馬汽車能否成功復活,仍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