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業會有什么樣的污染?”或許很多人對造紙業存在的環境風險了解不多。
一個過度包裝的快遞紙盒,在我們手上停留或許都不到一天,就會扔進垃圾桶里;辦公室打印機旁的碎紙機永遠忙碌,錯打的文件、廢棄的草稿,雪白的紙張被絞成雪花狀,混著咖啡漬的紙杯一同被運進垃圾車;還有文具店里,印著卡通圖案的便簽本被學生翻得嘩嘩作響,撕下幾頁畫幾筆就棄如敝屣……
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尋常的場景,但我們不會想到,生產一個快遞包裝盒、一張A4紙,需要花費多少的原材料。而造紙過程,帶來的污染,究竟有多么嚴重。
一直以來,我國造紙行業長期面臨著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等環境風險問題。
從造紙過程來看,包括了原料處理、制漿、抄紙等環節,而它的每一個環節都暗藏污染隱患。其中,制漿工序堪稱污染“重災區”。化學制漿使用大量燒堿、硫化物蒸煮原料,產生的黑液不僅具有強堿性,還富含木質素降解產物、殘余化學品等,若處理不當,黑液中的高濃度有機物會消耗水體中的溶解氧,導致魚類等水生生物窒息死亡。
因此,綠色轉型勢在必行。
根據《2024年林業上市企業ESG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林業上市企業(涵蓋林木產品、造紙包裝及木制家具制造三大細分領域,涵蓋A股和港股共79家企業)ESG發展整體處于初級階段,僅41.77%的企業得分超過及格線,行業平均分僅為53.91分,細分行業、區域及市場板塊間差異顯著。可見,林業上市企業在ESG踐行上,還需要進一步優化。
太陽紙業(002078.SZ)成立于1982年,是大型綜合造紙龍頭,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從事機制紙、紙制品、木漿、紙板的生產和銷售。那么,太陽紙業在ESG踐行上又表現如何?
業績穩定背后,積極投入污染治理
2022年,太陽紙業搭建了由董事會全面主導決策、ESG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管理、各下屬部門具體執行的三級管理架構。2023年度,公司進一步設立了戰略與ESG委員會,開始全面踐行ESG。截至2024年,公司已經連續發布2份ESG報告。
從評分來看,根據新浪財經ESG評級,第三方機構對太陽紙業ESG報告的評級屬于基本保持在中等偏上水平,例如,截至2025年6月5日,中證指數給太陽紙業的評級為A↓,路孚特對其評級為B,屬于中等水平。總體來看,太陽紙業雖然在ESG踐行上未能達到“高分”,但是也有了初步的成效。
ESG的踐行是一項長期工作,我們需要對企業有更多包容性。
對于上市公司而言,確保可持續踐行ESG工作的前提是,首先需要確保公司商業的可持續,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公司盈利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造紙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近年來,受行業周期波動影響,晨鳴紙業、山鷹國際等造紙企業出現業績下滑、甚至出現虧損現象。不過,太陽紙業卻是紙企中對周期波動影響較小的企業,其穩健的經營和盈利能力是行業中的典型代表。公司林漿紙一體化發展路線,減少了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避免由于市場供給緊張而造成的價格波動。而且,公司在精細化管理與成本控制上,頗有成效。因此,太陽紙業近10年來的業績十分穩健。
以近五年財報數據為例,2020年-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15.89億元、321.59億元、397.67億元、395.44億元、407.2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53億元、29.29億元、28.09億元、30.86億元、31.01億元,基本保持穩定。
根據中證ESG評價體系,ESG包括了環境(E)、社會(S)、公司治理(G)三個維度,其中一份相對完整和標準的ESG報告在E(環境)、S(社會)、G(公司治理)三個維度,分別以10%、60%、30%的權重為參考。不過,根據不同行業的實際情況,在披露ESG時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對于造紙業而言,由于該行業環境污染性較為嚴重,因此企業在踐行ESG工作時,應該更加注重環境維度。
造紙業是高污染行業之一,其環境污染性主要體現在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排放以及資源消耗等方面,其中廢水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造紙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廢水(如制漿廢水、抄紙廢水等),具有污染物濃度高、成分復雜、難降解的特點。
在廢水處理上,太陽紙業通過優化制漿造紙工藝流程,更新改造設施設備,利用無水化學品添加系統、多圓盤節水設備等先進技術,實現了造紙白水的封閉循環。其中,公司的“化學機械漿廢水零排放技術處理方法”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該技術通過首創的化學機械漿全過程廢水組合蒸發堿回收處理技術,實現水、化學品和熱能的資源化利用和廢水零排放。
2024年,公司廢水氨氮、COD化學需氧量兩項指標,分別從2023年的2.17kg/百萬營收、1.19kg/百萬營收下降至1.49kg/百萬營收、1.07kg/百萬營收。截至目前,太陽紙業共建立了五處水處理中心,如山東基地兗州園區的污水處理系統采用“PAFR厭氧反應器+卡魯塞爾氧化溝+芬頓氧化+好氧生化+物化沉淀+氧化塘+濕地處理”工藝,處理后的中水流入氧化塘和濕地系統,最終可達地表水Ⅲ類標準。
造紙業環境污染性問題較為嚴峻,近年來行業通過清潔生產技術(如無元素氯漂白、廢紙回收利用)、廢水循環處理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措施減少環境負荷。但中小企業仍存在技術落后、治理成本高的問題,需政策引導和技術升級共同推動綠色轉型。太陽紙業作為行業龍頭,應該發揮引領作用,為行業做出表率。從2022年到2024年,公司將ESG理念納入公司戰略管理,進一步從綠色生產、綠色管理等方面,積極推動行業的綠色轉型。
6.13億元!綠色發展下的共贏
除了在環境維度踐行綠色原則外,ESG的評價體系中,還有社會與公司治理維度需要給予關注。
納稅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核心體現之一。近五年,2020年-2024年,太陽紙業納稅規模呈現波動增長趨勢,分別為10.10億元、12.13億元、11.46億元、14.93億元、14.91億元。由于公司近兩年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因此還享受了部分稅收優惠政策,2024年公司收到的稅費返還6.13億元!因此,在ESG框架下,真正的“高質量納稅”應建立在綠色經營、合法合規、利益相關方共贏的基礎上,而非單一追求納稅數額。(圖表1)
作為一家上市企業,太陽紙業在保持穩定經營的同時,還積極推行現金分紅,十分注重回饋股東。公司上市后,每年都保持了一定額度的現金分紅,已經累計派現49.15億元。2020年-2025年,公司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2.59億元、2.62億元、5.37億元、5.59億元、8.38億元、8.38億元,股利支付率分別為11.90%、13.44%、18.35%、19.90%、27.17%、27.03%。伴隨著公司收益的提升,公司分紅金額也有所上漲。這也是一種積極的信號,表明公司財務健康,并且對股東友好,讓股東充分享受企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在員工管理上,太陽紙業也為社會提供了充足的就業崗位。根據公司ESG報告,2022年-2024年,公司員工總數量為15096人、15640人、16619人,員工總數在持續上升。為了保障員工的晉升與職業發展,公司堅持外部引進與內部培養雙輪驅動的人才策略,同時注重本地化用工原則,降低員工流失率。
不過,公司境外員工不太穩定,2022年-2024年,境外員工流失率分別為19.1%、27.5%、29.14%,這或許與生產基地本地化水平趨低有關。從公司山東基地、廣西基地、老撾基地本地化雇傭水平來看,山東基地的本地化雇傭水平達到90%以上,老撾基地的本地化雇傭水平僅有60%左右。這說明,公司在境外市場的管理上,應該進一步提升本地化雇傭水平,保障員工的穩定性,同時也能保障公司經營管理的穩定。整體來看,同期內,公司綜合員工流失率分別為10.3%、10.1%、11.02%,整體波動幅度較小。
目前,造紙業正處于周期波動影響期間,太陽紙業能夠保持業績穩定,還能通過ESG理念的融合,為行業綠色轉型做出表率,值得認可。
“ESG的實施是一項耗時耗力還費錢的‘面子工程’嗎?”對于許多企業而言,ESG的踐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造紙業則是其中之一。許多中小企業在污染治理上,存在技術落后、治理成本高的問題。然而,ESG的踐行是一項共贏的項目,從短期來看,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從長期來看,則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營造更為良好的商業環境。
綜合來看,踐行ESG理念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在對企業的發展歷程、業務模式、戰略規劃等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充分的包容,同時也要在政策引導、市場機制、社會監督等多維度持續發力,才能為企業營造更加有利于ESG落地生根的良好環境,助力他們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