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黃仁勛身著唐裝出席了第三屆鏈博會,在此之前,標志性的皮衣仿佛焊在他身上一樣。
圖源:界面新聞
7月14日,網上流出了黃仁勛與雷軍在北京的合影,照片中黃仁勛依舊身穿標志性的皮衣,而當天北京的氣溫高達35度。后來接受記者采訪被問到熱不熱,老黃還直言“Not at all”。
今天的鏈博會開幕式演講環節中,黃仁勛一度嘗試用中文發言,但是最終失敗了,一詞一詞的往外蹦的樣子像極了剛學英語的“小學生”。用中文做完開場介紹的黃仁勛,還是改用英語完成了接下來的演講。
圖源:商務范
演講中黃仁勛表示:中國的開發者、創業者正在推動AI的快速創新,現在有100萬名開發者投身這一領域,像DeepSeek、阿里巴巴、MiniMax、百度,他們開發的產品都是世界級的,推動了全球人工智能的發展。
中國的開源AI是全球進步的催化劑,以至于全世界各個行業都有機會加入到AI革命當中,開源很關鍵,對人工智能的安全也至關重要,所以我們需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的全球國際標準合作。
黃仁勛還指出,目前中國有數百個模擬數字孿生的研究項目,用于設計、優化工廠建設,很多機器人是通過英偉達的Omniverse訓練出來的。下一波能夠理解物理世界,并且執行任務的AI將在10年內出現,它將徹底改變現有的工廠模式,與人類并肩工作,制造智能產品。
這次黃仁勛來中國,已經是他今年以來的第三次了,過去的三個月里,幾乎所有的公開露面中,他都或多或少的稱贊中國的AI進展,強調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英偉達2026財年第一季度(2025年2月至4月27日)財報顯示,期內通過H20芯片得到的銷售收入為46億美元,而隨著美國禁止對中國出口H20,英偉達將有25億美元的訂單無法交付,所有的H20庫存積壓和原材料采購承諾共計產生了45億美元的費用。
作為“閹割”過性能的產品,H20本就是為了應對美國禁令的產物,沒了中國市場,其他國家及地區不可能接盤。如果不恢復,這些產品就只能留在倉庫里吃灰。對于黃仁勛和英偉達來說,這筆損失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
更為重要的是,技術的封鎖會逼出中國企業更多的解決方案。自2025年4月斷供H20后,部分中國廠商選擇在海外搭建算力中心,另一部分則開始考慮將大模型向國產算力平臺遷移。在這一過程中,華為昇騰、寒武紀等硬件公司獲得了重點的關注,這也會加速國產平替方案的誕生,這應該才是黃仁勛最擔心發生的事情。
不論是穿唐裝還是夸中國都不能掩蓋黃仁勛“講不好中國話”的事實,只不過現階段國內大模型廠商對于H20的依賴依舊存在。
據“虎嗅”與多家大模型、智算中心廠商的交流來看,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即便H20是枚被“一砍再砍”的芯片,但CUDA生態的極致易用性是國產替代方案目前無法企及的;如果再加入“能效比”這一維度的,在“萬卡集群”級別的規模化部署階段,H20真就是目前國內廠商最務實的選擇。
由此也可以預見,在H20芯片回歸中國市場后,很可能會迎來一波集中備貨的小高潮,這也會對中國芯片企業造成不小的沖擊。不過,從長期視角來看,“中國芯”的大方向是不會改變的,畢竟被卡住脖子的感覺并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