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汽車市場,日系車曾以其卓越的燃油經濟性,特別是豐田與本田的混動車型,引領著節能潮流。這些車型將中型轎車的平均油耗降低至4升以下,一度讓業界和消費者認為,未來汽車不是走向豐田、本田的油電混動,便是直接邁入純電動時代。
然而,這一局面隨著比亞迪等國產汽車品牌插混技術的飛速發展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年前,當比亞迪插混技術尚處第二代、第三代時,與豐田、本田的混動技術相比,并無明顯優勢,甚至因變速箱的存在,油耗表現并不突出,駕駛體驗也存在頓挫感。但如今,情況已大不相同。
若將一輛比亞迪插混車交予一位混動凱美瑞車主體驗,無論是漢唐這樣的高端車型,還是秦L、海豹06 DM-i這樣的經濟型車型,他們很可能在短暫駕駛后,便對比亞迪的插混技術贊不絕口。尤其是秦L這類經濟型插混車,百公里加速僅需7秒多,電驅動響應迅速,0—50km/h的加速性能尤為出色,相比之下,豐田、本田的油電混動車型在加速時顯得力不從心,發動機噪音也較大。
除了駕駛體驗上的差異,比亞迪插混車型在油耗和成本節約方面同樣展現出顯著優勢。盡管豐田、本田的混動車型平均油耗表現不俗,但在很多情況下,其油耗甚至高于國產插混車型的虧電油耗。更重要的是,國產插混車型配備了較大容量的電池,純電續航里程輕松超過100公里,滿足了大多數乘用車用戶日常短距離通勤的需求。因此,在城市中,許多插混車車主幾乎不需要使用燃油,僅憑純電模式便能滿足日常出行,這無疑大大降低了用車成本。
在配置和智能化方面,國產插混車型也遙遙領先。近年來,國產車型在配置上已經遠超同級別的日系車,而比亞迪插混車型更是將這一優勢發揮到了極致。以10萬級的比亞迪插混車型為例,其車內配置和智能化程度不僅遠超豐田、本田20萬、30萬的車型,就連雷克薩斯等高端品牌也難以匹敵。更這些車型還搭載了具備高速NOA和自動泊車功能的駕駛輔助系統,為駕駛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國產新能源汽車的崛起,尤其是插混和增程車型的出現,對日系混動車型構成了巨大沖擊。如今,日系混動車型在國內市場的優勢已蕩然無存,豐田、本田等品牌在國內的銷量也大幅下滑。這一趨勢預示著,如果日系品牌不盡快調整產品策略,其在國內市場的地位將更加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