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舉辦的“2025案例共學年會暨AI+先行者創新大集”上,千余位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AI時代下組織變革與商業格局的新動向。本次大會以“向新力”為主題,吸引了眾多行業領袖的目光。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會上發表了一場題為《解放生產力 釋放想象力——通用人工智能技術進展及典型應用》的演講,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最新進展及其在各領域的應用。
劉慶峰指出,2025年標志著全民AI和全行業AI的元年。面對美國對中國高端算力芯片的限制,中美在大模型競爭中的差距已縮短至3到6個月,形成代差的可能性不復存在。他強調,國產自主可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必須堅定地在國產化平臺上發展通用人工智能。
劉慶峰以高考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實際應用中的卓越表現。訊飛星火大模型在高考語文和英語作文評比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數學測試也表現突出,展示了其強大的跨領域智慧涌現能力。他提到,這些進步不僅體現在考試成績上,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正在深刻解放生產力,讓人們有更多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劉慶峰進一步闡述了人工智能技術的三大維度:運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他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如教育、醫療、工業等。在教育領域,大模型可以幫助試卷批改更精準,為孩子提供更精準的學習資源推薦;在醫療領域,大模型已通過國家職業醫師資格考試,并在多個專科領域實現了頂級水平的突破。
劉慶峰還分享了科大訊飛在國產算力訓練大模型方面的努力。面對美國的算力限制,科大訊飛通過技術創新,成功推出了基于國產算力訓練的中國千億大模型——訊飛星火3.5,為國家兜了底。這一成就不僅展示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自主研發能力,也為未來的技術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演講中,劉慶峰還提到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的典型應用場景。例如,在教育領域,大模型可以擔任口語、科學、編程教師及心理輔導員;在醫療領域,已支持近4億次電子病歷和10億次輔助診斷;在翻譯領域,大模型的應用場景已從旅游擴展到商務談判和合同簽訂支持等。
劉慶峰強調,大模型的成功應用離不開自主可控的通用底座和行業模型的精準訓練。只有將通用大模型成功轉化為行業模型并實現落地,才能真正發揮人工智能技術的潛力。同時,他也呼吁整個生態體系的繁榮,讓更多的企業能夠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創新和發展。
在演講的最后,劉慶峰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他相信,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下,我們將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生產力將得到進一步解放,想象力也將得到更充分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