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工業大學,一所位于山東的科教融合型大學,正以顯著的辦學實力躍升和育人優勢吸引著廣泛關注。近期,該校2025屆機器人工程專業畢業生樊士相成功獲得小米汽車事業部超級工廠的儲備工程師職位,他的成長故事成為該校教育成果的一個縮影。
樊士相來自臨沂的一座小縣城,四年前踏入齊魯工業大學的校門時,未曾預見到自己將站在智能制造的前沿。他感慨道,學校的課程與企業需求緊密對接,使自己即便直接就業也具備了極強的適應能力。這種緊密的產業聯系,正是齊魯工業大學“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戰略的體現。
在科研領域,齊魯工業大學取得了顯著突破,牽頭獲批了兩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年度科研經費超過10億元。學科實力也迅速提升,2024年新增5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數量位居山東省屬高校之首。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在全國排名中位列前9%,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更是名列前茅。在軟科、校友會等機構的最新排名中,齊魯工業大學穩居山東省屬高校前列。
齊魯工業大學的這些成就背后,是其堅持實施學科筑峰計劃,構建起與產業需求高度契合的“雁陣式學科矩陣”。在2024年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考核中,該校以雙第一的成績領跑I類高校。
在育人方面,齊魯工業大學將產業最前沿的基因融入教育全鏈條。以樊士相所在的機器人工程專業為例,課程設置直指產業痛點,學生們不僅學習前沿技術,還通過工業軟件進行實戰演練。這種培養模式使得畢業生深受企業歡迎,樊士相的同學遍布海信、中國重汽等知名企業。
齊魯工業大學還充分發揮科教產集成優勢,打造“產學研用創”特色育人品牌。學校牽頭建設山東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等教育共同體,獲批全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并將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平臺的科研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近三年來,學生在國家級賽事中屢獲佳績,展現了學校的育人實力。
環境工程專業2025屆本科畢業生王明哲順利考研至山東大學,他感激齊魯工業大學四年來的培養,希望未來能在環境領域扎實做科研。而環境科學專業的何晉昊則成功上岸選調生,他表示在齊魯工業大學的四年不僅增長了專業知識,還鍛煉了多方面的能力,這些都將幫助他更好地投入基層工作,回饋社會。
齊魯工業大學這片科教融合的沃土上,青春夢想與辦學宏圖正相互交織,共同書寫著育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