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德機器人公司近期正式遞交了香港證券交易所的上市申請,旨在港股市場中樹立“工業具身智能領航者”的新標桿。此次上市由中信證券與國泰君安國際聯合保薦,標志著斯坦德在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戰略發展邁出了重要步伐。
斯坦德機器人公司,這家專注于工業場景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的創新企業,其創始團隊源自哈爾濱工業大學。2016年,由王淮卿攜手天使投資人羅鴻共同創立,隨后王淮卿逐漸淡出,由王永錕、李洪祥等哈工大校友接過領導權,王永錕擔任董事長及CEO,李洪祥出任執行董事兼CTO,兩人共同掌握公司30.9%的投票權。
自成立以來,斯坦德吸引了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包括小米智造、博華資本、蔚來資本等。小米智造目前持股8.4%,這不僅體現了對斯坦德技術實力的認可,也展現了對市場前景的樂觀態度。歷經多輪融資,斯坦德的估值在Pre-C輪達到18億元,雖然在C輪有所調整,但在2024年的D輪融資中再度攀升至21億元。
斯坦德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為各種工業場景提供定制化的機器人解決方案,涵蓋核心機器人技術、多功能工業智能機器人系列及RoboVerse智能協同系統。根據灼識咨詢的數據,斯坦德在全球工業智能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五,在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更是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在3C行業和汽車行業,斯坦德排名第二,半導體行業排名第五,顯示了其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在技術研發上,斯坦德取得了顯著成就。作為行業內少數實現全棧技術自主研發的企業,斯坦德也是中國首批自主開發出適用于工業智能機器人的專有操作系統的企業。斯坦德還率先發布了SLAM技術,并在工業場景中創新性地開發了VLA模型。
然而,斯坦德的財務狀況并非毫無波折。盡管自2022年以來,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但凈虧損也持續存在。不過,經調整后的凈虧損正在逐漸縮小,顯示出財務狀況的改善趨勢。同時,公司毛利率也穩步增長,從2022年的12.9%提升至2024年的38.8%。
值得注意的是,斯坦德在研發投入上的力度似乎有所調整。盡管初期研發投入保持穩定,但在2024年出現了明顯下降,研發投入占比從初期的57.7%大幅下滑至14.6%。這一變化可能引發市場對斯坦德未來技術創新能力的擔憂。
盡管如此,斯坦德憑借其優質的服務和解決方案,贏得了超過400家客戶的信賴,關鍵客戶留存率超過60%。其客戶名單包括小米汽車、富士康、OPPO等知名企業,這些客戶的支持和信任為斯坦德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