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利用中國無人機在洪水中的緊急救援行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多家海外媒體紛紛報道此事,并借此深入探討了中國無人機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其創新應用。
事件發生在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一個村莊。由于上游洪水來襲,部分低洼地帶的房屋被淹沒。一名男子被困在自家樓頂上,隨著水位不斷上漲,情況危急。
據《紐約時報》報道,現場的一段短視頻顯示,被困男子抓住無人機吊運的長繩,隨后被安全轉移至高地。報道稱,無人機操作員賴忠新原本在現場協助村民轉移家具,其無人機主要用于噴灑肥料和運輸建筑材料。在偶然發現被困男子后,賴忠新迅速利用無人機實施了救援,這一舉動被形容為“臨危不亂”的英雄行為。
美國科技網站“無人機在線”同樣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將其譽為“一次非計劃的英勇救援”。報道強調,盡管賴忠新的無人機并非專為救援設計,但其強大的負載能力在關鍵時刻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次救援行動不僅彰顯了無人機在應急救援中的重要潛力,也預示著隨著技術和法規的不斷進步,無人機將在災難響應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身處險境的人們帶來希望。
英國《金融時報》也關注了中國無人機產業的全球領先地位。據報道,數據分析機構“無人機行業洞察”的數據顯示,全球70%至80%的商用無人機產自中國。同時,中國在無人機研發領域同樣占據主導地位。去年全球獲批的無人機專利中,中國占比高達79%。這些數據充分展示了中國企業在無人機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在中國南方和西南地區近期遭受暴雨襲擊的背景下,無人機在救援行動中的表現尤為突出。無人機不僅被用于向災區運送救援物資,還承擔了消毒作業等任務,為抗洪救災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