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布局中,一系列重大戰略正如火如荼地推進,旨在優化生產力布局,構建高質量的區域經濟體系。這一過程中,產業與區域的協同發展成為決策層密切關注的核心議題。
近期,啟信寶平臺發布了一項重量級成果——《全國產業集群大全》,這份報告通過高精度的數據分析,繪制了一幅全國產業集群的詳盡地圖。該報告整合了超過5000萬家企業數據,成功識別出22000多個產業集群,每一個集群都精準反映了特定區域內的產業優勢。例如,江蘇昆山市的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浙江諸暨市的襪業、廣東佛山市順德區的智能家電核心部件等,這些產業集群雖小,卻極具競爭力。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領域之一。據統計,全國范圍內已形成39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其中長三角地區獨占鰲頭,擁有22個集群,占比高達56%。這一區域不僅覆蓋了整車制造、關鍵零部件、智能網聯等全產業鏈,還形成了高效的協同發展機制,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相比之下,環渤海和珠三角地區分別以6個和3個集群緊隨其后。
長三角地區的“密度優勢”得益于其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在這里,一個新能源汽車的完整產業鏈可以在4小時車程內構建完成:上海負責芯片和軟件供應,江蘇提供動力電池,浙江生產一體化壓鑄機,安徽則負責整車組裝。這種區域間的緊密合作,充分發揮了各地的產業優勢,推動了高質量的發展。
江蘇省在產業集群發展方面的表現同樣引人注目。2024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增速位居經濟大省前列。在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勝出名錄中,江蘇牽頭或參與的四個集群成功上榜,新增數量全國第一。這些集群包括蘇州高端科技儀器集群、長三角(含江西)大飛機集群、鹽常宿淮光伏集群和蘇南特鋼材料集群。
江蘇還在積極實施未來產業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圍繞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類人機器人等前沿領域,江蘇正構建一套從技術策源到應用牽引,再到企業孵化和產業集聚的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旨在打造未來產業發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