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智能化進程的浪潮之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正逐步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新焦點。高通技術公司近期發布了一份名為《Snapdragon Ride:推動ADAS在中國車企與消費者中普及的解決之道》的技術白皮書,深入探討了Snapdragon Ride平臺如何通過技術創新與生態系統協同,推動ADAS在中國市場的廣泛應用。
高通的技術白皮書不僅彰顯了其在ADAS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前瞻布局,還揭示了駕駛輔助技術如何從高端市場滲透至主流市場的關鍵路徑。Snapdragon Ride平臺以其獨特的異構計算架構為核心,融合了CPU、GPU和NPU模塊,借助4納米先進制程工藝,實現了高性能與低功耗之間的完美平衡。
Snapdragon Ride平臺的端到端感知架構展現出高度可擴展性,能夠滿足從基礎駕駛輔助的單攝像頭多雷達方案到支持40多個多模態傳感器(含激光雷達)的高端解決方案的多樣化需求,覆蓋了L2至L2++級別的廣泛應用場景。其至尊版甚至能夠運行大型視覺語言模型及端到端Transformer網絡,為城市復雜路況下的環境感知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
尤為Snapdragon Ride平臺集成了ASIL-D級功能安全微控制器,使得車企無需額外配備外部MCU,從而大幅降低了硬件成本。這種“高集成度+低功耗”的設計理念,與中國車企對成本效益和快速開發周期的需求不謀而合。
在AI技術應用方面,Snapdragon Ride平臺通過生成式AI技術,不僅實現了自然語言引導和個性化內容推薦等交互體驗,還能基于駕駛員的歷史行為預測潛在風險操作,如緊急變道,從而主動干預提升行車安全性。例如,在長途駕駛過程中,系統能夠根據駕駛員的注意力狀態動態調整音樂或導航語音提示,既提升了駕駛體驗又保障了行車安全。
針對中國城市道路環境復雜、地圖更新滯后的挑戰,Snapdragon Ride平臺特別推出了無圖ADAS能力。該技術無需依賴高清地圖,即可通過實時環境感知重建交叉路口場景,并追蹤多類目標的運動軌跡。這種“實時建圖+動態感知”的模式,對于交通信號燈密集、行人行為復雜的城市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使車企擺脫了對地圖服務商的長期依賴。
Snapdragon Ride Flex架構更是被視為ADAS進入主流市場的“關鍵鑰匙”。該架構創新性地將座艙信息娛樂(IVI)與ADAS功能集成于單一SoC,通過取代高功耗外設組件,大幅降低了整體物料清單(BOM)成本。消除多SoC間的冗余框架后,系統時延顯著下降,數據吞吐量提升,計算工作流程得以簡化。對于中國車企而言,這種“座艙+ADAS”的統一系統設計意味著能夠用更經濟的方案快速實現L2+級輔助駕駛與智能座艙的同步升級。
Snapdragon Ride平臺已經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了驗證,構建了覆蓋超過600萬公里獨特車輛與交通數據的場景目錄,測試總里程超過4.82億公里,為安全可靠的量產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高通的技術優勢離不開其生態體系的支撐。目前,已有超過20家全球及中國車企宣布采用Snapdragon Ride平臺開發ADAS功能車型,包括寶馬集團、通用汽車、雷諾集團等國際車企,以及北汽集團、奇瑞、一汽集團等中國主流車企。
高通為車企提供了完整的硬件開發板、軟件棧及基于云的流程管理環境,幫助車企優化AI模型部署。同時,數據與仿真工廠通過構建多樣化駕駛場景,加速系統迭代優化,將開發周期從數年縮短至數月。在安全領域,Snapdragon Ride平臺遵循ISO 26262、IEC 61508等國際標準,內置冗余機制、實時監控診斷、安全啟動與固件更新等特性,并通過了第三方權威機構的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