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車行業,華為的合作伙伴名單中,尊界與問界無疑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尊界的崛起,不僅讓江淮汽車的股價在今年一季度達到了歷史巔峰,還引發了市場對江淮未來發展的廣泛討論。
回顧過去,江淮汽車的股價在過去一個月、一個季度以及一年內的漲幅分別達到了22%、30%和186%。眾多投資者在去年四季度尊界消息初露端倪時便涌入江淮,盡管期間股價經歷了波動,但如今江淮已重回歷史高位,給這些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如何合理預期江淮的未來走勢?
6月9日,江淮汽車股價漲停,6月11日盤中再度觸及漲停。盡管隨后股價有所調整,但江淮市值依然穩定在900億左右,尊界的成功上市無疑為江淮掃清了之前的陰霾。
市場的關注點并不僅限于江淮與華為的合作,更在于這一合作可能帶來的中國豪華車市場格局的變革。長期以來,BBA(奔馳、寶馬、奧迪)在中國豪華車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近期其電動車型的銷量卻不盡如人意。例如,寶馬i3和i5在5月的銷量分別為2605輛和665輛,而奔馳的EQA、EQB和EQE銷量更是低迷。
相比之下,華為賦能的問界系列表現搶眼,問界M9連續多月蟬聯中國乘用車市場50萬級銷量冠軍,而問界M8也預計將在6月交付2-3萬輛,有望成為40萬級乘用車市場的領頭羊。尊界S800的成功上市,更是在被BBA壟斷的百萬級豪華轎車市場中撕開了一道口子,展現了中國品牌的強大潛力。
然而,市場對于尊界和江淮的未來預期仍存在分歧。樂觀者認為,尊界S800將成為一款現象級產品,引領高端市場潮流,未來3-5年內江淮的市值空間巨大。他們指出,尊界的定價空間與賽力斯相似,代表著中國豪車對BBA的替代趨勢。
謹慎者則持不同觀點。他們指出,在尊界S800上市之前,江淮的業績基礎并不穩固,尤其是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不高。雖然尊界為江淮帶來了逆天改命的機會,但他們對于尊界能否復制賽力斯的成功、搶占BBA的市場份額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尊界錨定的豪車領域上限能否超越問界仍是一個未知數。
從財務數據來看,2024年江淮汽車的營業收入為421.16億元,同比減少6.28%;凈虧損為17.84億元。其中,商用車業務占比超過一半,乘用車業務僅占29.07%。這一數據揭示了江淮的本質:一家以商用車為主導的車企。然而,尊界的成功上市意味著江淮在乘用車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打開了全新的天花板。
尊界S800的表現確實令人驚艷。自5月30日正式上市以來,其銷量迅速攀升。上市1小時大定破千臺,24小時達到1600臺,7天大定突破3600臺。按照70%用戶選擇超百萬頂配版的數據推算,平均成交價接近100萬元。這一成績不僅大大超出市場預期,甚至讓尊界在短時間內成為了豪華車市場的焦點。
尊界S800的成功并非偶然。它用現代汽車市場的語言重新定義了豪華,將BBA的傳統豪華方式徹底顛覆。尊界的雙零重力座椅、雙控溫冰箱、可變星空頂以及全維度手勢交互等黑科技改寫了豪華的內涵。在智能化領域,尊界S800更是完全碾壓了傳統豪華品牌。其搭載的華為ADS4.0系統以及36個傳感器組合讓L3智能輔助駕駛成為了可能。
尊界S800還實現了超預期的“性價比”。其最終定價70.8萬-101.8萬元,與預售價格相比直降近30萬元。這種“預高售低”的策略讓消費者感受到了巨大的價值感。同時,與對標的奔馳S級相比,尊界S800的頂配價格更加親民。
尊界S800的成功上市標志著中國品牌正式進軍超高端豪華車市場。然而,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一份成功只代表現在。同為華為賦能的賽力斯如今市值已高達2135億元,而江淮市值僅為937億元。但江淮正在轉型的道路上加速前進,與華為的合作推出尊界S800無疑是一場豪賭。為了這一款車,江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新建了一座超級工廠。盡管百萬級豪車市場體量不大,但尊界S800有望打開新的市場空間,吸引對用車體驗有更高要求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