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招股熱潮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盡管市場上有七家公司同時進行招股活動,但尚未出現一家公司的孖展超過15倍的情況。分析指出,這一方面歸因于這批公司中缺乏特別亮眼的標的,另一方面則由于招股活動密集,投資者的注意力被分散。然而,歷史經驗表明,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往往蘊藏著黑馬的出現,關鍵在于誰能敏銳地捕捉到機會。
極智嘉,這家總部位于北京的智能物流機器人研發商,便是此次招股大軍中的一員。自2015年成立以來,極智嘉專注于倉儲自動化解決方案,通過一系列AMR(自主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助力倉儲履約和工業搬運場景,旨在提升供應鏈效率并減少對人工的依賴。在全球AMR市場中,極智嘉曾一度占據領先地位,2023年以6.0%的市場份額位列榜首,連續五年在倉儲履約AMR解決方案提供商中保持第一。然而,到了2024年,其市場份額被一家未公開的中國上市公司子公司超越,滑落至第二位,但仍在倉儲履約AMR細分賽道保持全球第一,市場份額達9.0%。
極智嘉憑借其在倉儲自動化領域的深厚積累,已向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交付超過5.6萬臺AMR機器人,服務了包括沃爾瑪、豐田、西門子等在內的全球超800家終端客戶,其中60余家為財富500強企業。高客戶黏性和高達74.6%的復購率,進一步印證了其解決方案的可靠性和市場認可度。在IPO前,極智嘉共經歷了11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40億元人民幣,2022年最后一輪融資估值達到150億人民幣。本次上市估值為218億港元,較三年前上漲了32%。
然而,在行業競爭格局方面,全球AMR市場競爭依然激烈且分散。主要競爭對手包括海康機器人、海柔創新等國內企業,以及AutoStore、名傲移動機器人等國際巨頭。在對比其他機器人公司時,港股優必選的市值達到366億,市銷率為28倍;地平線市值900億,市銷率38倍。相比之下,極智嘉的市值雖為218億港元,但市銷率僅為8倍,顯得相對不貴。然而,考慮到其本次IPO發行股份僅占全部股份比例的10.8%,募資約23.5億港元,且流通盤占比總市值的7.5%,市場對其上市后的拋售壓力表示擔憂。因此,對于這只股票的評級,市場普遍持謹慎態度,若后續孖展超過12倍,最終可能因盤子過大而放棄。